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乳白香青

乳白香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白香青

药材名称乳白香青

拼音Rǔ Bái Xiānɡ Qīnɡ

别名大白矛香、大矛香艾

来源菊科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平肝潜阳,祛痰。外用止血。主治血瘀包块,肝阳上亢,肺热咳嗽,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细末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乳白香青

药材名称乳白香青

拼音Rǔ Bái Xiānɡ Qīnɡ

别名大矛香艾、大白矛香

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的干燥全草。夏季花未开放时,拔取全株,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根茎木质化,分枝。茎丛生,直立。叶片线状长圆形,长2~11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具长柄,中部以上茎生叶无柄,基部下延成茎翅;头状花序多数,聚成复伞房状;总苞钟状,径5~8毫米,总苞片数层,上部白色,下部淡褐色,干膜质;花杂性或雌雄异株,雌花细管状,结实,两性花管状,不结实。瘦果黄褐色,长圆柱形,长不足1毫米;冠毛白色,一层,粗毛状。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草地、灌木丛中。分布我国西北地区。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平肝潜阳,祛痰。外用止血。

复方①治血瘀包块:大矛香艾五钱,水红花子三钱,青木香二钱,水煎服。

②治肝阳上亢:大矛香艾五钱,夏枯草四钱,杭菊花三钱,白芍三钱,水煎服。

③治肺热咳嗽:大矛香艾五钱,沙参四钱,川贝母二钱,水煎服。

④治创伤出血:大矛香艾适量,研细末,外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乳白香青

药材名称乳白香青

拼音Rǔ Bái Xiānɡ Qīnɡ

英文名Herb of Milkywhite Pearleverlasting

别名大矛香艾、大白矛香

出处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lactea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未开放时,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乳白香青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根状茎粗壮,木质化,多分枝。茎丛生,直立,不分枝。叶片线状长圆形,长2-11cm,先端钝 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长柄,中部以上茎生叶无柄,基部下延成狭翅。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端密含有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2-4mm;总苞钟状,径5-8mm,总苞片4-5层,外层卵圆形,长约3mm,被蛛丝状毛,内层卵状长圆形,长约6mm,乳白色,最内层狭长圆形,长5mm,有长约全长2/3的爪部;花托有遂状短毛;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2-3个雄蕊;雄株头状花序全部为雄蕊;花冠长3-4mm,冠毛比冠稍长,雄花冠毛上部宽扁。瘦果圆柱形,长约1mm,近无毛。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400m的亚高山山坡、草地及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嗽;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每次3-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火炭母草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拼音Huǒ Tàn Mǔ Cǎo别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

  • 艾实

    《中药大辞典》:艾实药材名称艾实拼音ài Shí别名艾子(《食疗本草》)。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艾叶&quo

  • 穿地龙

    药材名称穿地龙拼音Chuān Dì Lónɡ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滑叶木通

    药材名称滑叶木通别名辣木通、大见血飞来源毛茛科滑叶木通Clematis loureiriana DC. var. subpeltata (Wall.)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香圆子

    药材名称香圆子拼音Xiānɡ Yuán Zǐ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生境

  • 龙脑香子

    《中药大辞典》:龙脑香子药材名称龙脑香子拼音Lónɡ Nǎo Xiānɡ Z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种子。性味①《唐本草》:"辛。"②《纲目》:&quo

  • 豆油

    《中药大辞典》:豆油药材名称豆油拼音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

  • 小花五味子藤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藤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Ténɡ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来源为木篮科北五味子属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 白前

    《中国药典》:白前药材名称白前拼音Bái Qián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别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 楸木果

    药材名称楸木果拼音Qiū Mù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bungei C、A、Me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去果柄;拣;晒干原形态楸 小乔木,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