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剪红纱花

剪红纱花

《中药大辞典》:剪红纱花

药材名称剪红纱花

拼音Jiǎn Hónɡ Shā Huā

别名汉宫秋、地黄连(《群芳谱》),散血沙(《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带根全草。夏、秋采集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直而深。茎直立,高达70厘米,圆形有纵沟纹,密布黄色茸毛,节明显。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叶基窄狭,全缘,两面均有细毛;无叶柄,或下部叶有短柄。花1~3朵或较多疏生于茎端成聚伞花序;花萼长棒形,具脉10条,散生长柔毛,先端5裂,边缘膜质,呈淡紫色;花瓣5,边缘不整齐深裂,呈深红色,亦有白色之变种;雄蕊10枚;子房圆柱形,有柄,花柱5。蒴果长棒形,上部膨大,花萼宿存。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林草地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北部、中部。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平凉,味涩苦。"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止泻。治跌打损伤,暑热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剪红纱花

药材名称剪红纱花

拼音Jiǎn Hónɡ Shā Huā

别名汉宫秋、剪秋纱、散血沙、甜胆草、甜龙胆

出处出自 《本草纲目》:剪红纱花,茎高三尺,叶旋覆,夏秋开花,状如石竹花而稍大,四围如剪,鲜红可爱,结穗亦如石竹,穗中有细子。方书不见用者,计其功亦应利小便,主痈肿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senno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每年8月收获1次,连根拔出全草,抖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直而深。茎直立,圆形有纵沟纹,密被柔毛,节明显。单叶对生;或下部叶有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外形,长4-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细毛,叶缘有缘毛。花1-3朵或较多疏生于茎端成聚伞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长棒形,具10条脉,散生长柔毛,先端5裂,边缘膜质,呈淡紫色;花瓣5,边缘不整齐深裂,呈深红色,爪狭楔形,稍外露;雄蕊10;子房圆柱形,有柄,花柱5。蒴果长圆形,花萼宿存,上部膨大,5齿裂。种子黑褐色,微具疣状突起。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草地或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北达秦岭北坡。

栽培生物学特性 耐寒、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忌酷暑、湿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含有腐殖质的石灰质或石砾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栽培技术 多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一般育苗移栽,也可直播。春播的结实不好,多秋播,开1.3m宽的畦,按沟心距约33cm开横沟,深3~7cm,施人畜粪水后,每1hm2用种子7.5kg,拌成种子灰播种,盖细土约1cm。苗高7~10cm时,扯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以后注意除草、追肥。培育1年就可移栽。株行距30~40cm。

田间管理 5、6月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8月采收后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栽种3年以后,要翻蔸另种。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达70cm,密生柔毛。茎圆形,有纵沟纹。叶对生,完整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都楔形,两面被毛。花1-3朵成聚伞花序疏生于茎端;花萼长棒形,具脉10条,先端5裂,边缘膜质,暗紫色;花瓣5,边线不整齐深裂,暗红色;雄蕊10;子房圆柱形,花柱5。

蒴果长棒形,萼宿存。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止痛。主外感发热;热淋;泄泻;缠腰火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9~15g全草15~30g;或泡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止泻。治跌打损伤,暑热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银花露

    《中药大辞典》:金银花露药材名称金银花露拼音Jīn Yín Huā Lù别名金银露《金氏药帖》),忍冬花露(《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中国医学辞典》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花蕾(金银

  • 藿香根

    药材名称藿香根拼音Huò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

  • 狗泡草

    药材名称狗泡草拼音Gǒu Pào Cǎo别名毛虫包、火漂藤(《陆川本草》),白泡草、毛虫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半桂花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亚灌木状草本。茎

  • 橘根

    《中药大辞典》:橘根药材名称橘根拼音J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根。9~10月采收。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 灵芝

    《中国药典》:灵芝药材名称灵芝拼音Línɡ Zhī英文名GANODERMA别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

  • 牵牛子

    《中国药典》:牵牛子药材名称牵牛子拼音Qiān Niú Zǐ英文名SEMEN PHARBITIDIS别名牵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 木槿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花药材名称木槿花拼音Mù Jǐn Huā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 六月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瓜药材名称六月瓜别名野木瓜、使藤子来源木通科六月瓜Stauntonia cavalerieana Gagnep.,以根、藤、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全叶青兰

    《中药大辞典》:全叶青兰药材名称全叶青兰拼音Quán Yè Qīnɡ Lán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的全草。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枯叶,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