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合树菌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

拼音Hé Shù Jūn

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t.[Boletus cuticularis Bull.;Polyporus cuticularis(Bull.)Fr.]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稀针孔菌 子实体韧肉质至革质,侧生无柄,有时覆瓦状。菌盖半圆形至扇形,基部狭窄。(2-10)cm×(3-20)cm,厚3-20mm;盖面红褐色至栗褐色,有短粗的绒毛,渐变为纤毛状或近光滑,往往有环带;边缘暗灰色,薄、锐,常内卷。管口面初期近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每1mm间2-5个;管壁薄,后期裂为齿状。刚毛稀少,有时无,褐色,锥形,(13-30)11μm×(5-7)μm。孢子近球形至宽椭圆形,(4-8)μm×(3.5-5.5)μm,黄褐色,光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桦等阔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扇形或半圆形,基部较窄,长径2-15cm,短径2-8cm,厚3-12mm,表面琥珀褐色或栗色,有同心环带,光滑或有粗毛,边缘薄,内卷,暗灰色。管口面与菌盖表面同色,管口多角形,或有齿裂。质硬。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对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别为90%及100%。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顺气;益神;祛风;抗肿瘤。主胃病;麻风病;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藿香

    药材名称紫藿香别名涩藿香来源柿树科紫藿香Diospyros mollifolia Rehd. et Wil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健脾胃。主治小儿营养不

  •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 万年蒿

    药材名称万年蒿别名白莲蒿来源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

  • 大叶樟

    药材名称大叶樟拼音Dà Yè Zh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锈叶新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camndiana Lec.[N.ferruginea Merr.]采收和储藏

  • 厚叶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厚叶旋蒴苣苔别名厚叶牛耳草、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血,止咳。

  • 蒌油

    《中药大辞典》:蒌油药材名称蒌油拼音Lóu Yóu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

  • 鸡肝散

    《中药大辞典》:鸡肝散药材名称鸡肝散拼音Jī Gān Sàn别名黑头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细野菝子(《红河中草药》),滇香薷、四棱蒿(《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

  • 软骨过山龙

    药材名称软骨过山龙别名三叶木通、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 meyeniana Walp. var.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蚕茧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药材名称蚕茧拼音Cán Jiǎn别名家蚕茧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以除去茧蛹的茧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

  • 昆明堇菜

    药材名称昆明堇菜拼音Kūn Mínɡ Jǐn Cài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yunnanensis W.Beck.et H.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