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宽羽线蕨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

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

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pothifolia(Don)Presl [Hemionitis pothifolia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茎粗壮,长而横生,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近全缘。叶远生,近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20-40cm,禾秆色,干后有狭沟数条,疏被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卵形,长20-50cm,宽15-25cm,一回深羽裂达叶轴;羽片或裂片4-10对,对生,下部的全部分离,线状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稍狭而下延成狭翅,全缘或有时呈浅波状,有软骨质的边;孢子叶的叶柄较长,叶片与营养叶同形;叶脉两面明显,侧脉及小脉稍隆起,小脉网状,内藏小脉通常分叉或有时单一,顶端有棒状的水囊。孢子囊群线形,棕色,斜展,几接近中脉而不达叶边,在每对侧脉之间排成1行,连续或有时间断;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宽羽线蕨全草中含有α-芒柄花二烯(α-onoceradiene)和边氧化物酶(peroxidase)。

性味淡;涩;温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微涩、性温。有补虚强筋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棒锤药材名称铜棒锤拼音Tónɡ Bànɡ Chuí别名铜锤紫堇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条裂紫堇Corydalis linarioides Maxim.,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水细辛

    药材名称水细辛拼音Shuǐ Xì Xīn别名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urm himalaicum Ho

  • 瓜子莲

    药材名称瓜子莲别名云南猪屎豆来源豆科瓜子莲Crota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根:主治跌打损伤。叶:治疮毒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泽兰

    《中国药典》:泽兰药材名称泽兰拼音Zé Lán英文名HERBA LYCOPI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

  • 臭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叶药材名称臭黄荆叶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4~7月采。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q

  • 东方荚果蕨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别名大叶蕨、马来巴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orientalis(H

  • 木本猪毛菜

    药材名称木本猪毛菜拼音Mù Běn Zhū Máo Cài别名白木本猪毛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本本猪毛菜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sola arbuscula P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