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山豆根

小山豆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山豆根

药材名称小山豆根

别名山豆根[四川]

来源防己小山豆根Stephania elegans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杀虫。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痔肿,腹痛下痢,咳嗽气喘,驱蛲虫,蛇咬伤,蜘蛛伤。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山豆根

药材名称小山豆根

拼音Xiǎo Shān Dòu Gēn

别名山豆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四川千金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utchuenensis H.S.L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四川千金藤多年生草质藤本,主根条状。茎枝纤细,有直纹,质稍硬。叶互生;叶柄着生在距叶片基部约1cm处,长4-7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形,长6-10cm,宽5.5-9.5cm,先端有时钝,基部近平截,全缘,两面绿色,下面无毛;掌状脉向上3条,向下4-5条,在叶下面明显突起,网脉稍明显,薄革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和雌株均为单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总花序梗与叶柄近等长,细而直,顶端无小苞片,小聚伞花序4-8,簇生于花序梗末端,每个小聚伞花序有3-7朵花,具花梗;雄花:萼片6,绿色,排成2轮,卵圆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长1.7-2mm,其中尾状部分长0.6-0.9mm;花瓣3,淡黄色,贝壳状,长0.6-0.7mm,宽1-1.2mm,稍肉质;聚药雄蕊与花瓣近等长;雌花:果序腋生,序梗长8-9cm。核果倒卵形,内果皮长约7mm,背部有2行小横肋雕纹,每行7-8条,胎座迹穿孔。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味苦;寒

归经肺;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杀虫。主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痔疮肿痛;蛇虫咬伤;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山豆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山豆根药材名称小山豆根别名山豆根[四川]来源防己科小山豆根Stephania elegans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西施舌

    《中药大辞典》:西施舌药材名称西施舌拼音Xī Shī Shé别名车蛤(《闽部疏》),土匙、沙蛤(《闽中海错疏》)。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在朔、望大潮期间,到海滨采捕。原

  • 侧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侧耳药材名称侧耳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阔

  • 七厘丹

    药材名称七厘丹拼音Qī Lí Dān别名人头发、藜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芦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tatrum japonicum(Bake)Loes.f[V.nigrumL.

  • 猫眼睛

    《中药大辞典》:猫眼睛药材名称猫眼睛拼音Māo Yǎn Ji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4棱。叶对生,柄极短或近于无柄;

  • 松塔

    药材名称松塔拼音Sōnɡ Tǎ来源松科松属植物白皮松(蛇皮松、虎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的球果。炮制初冬采收不带种子的球果(松塔)。除去果鳞,取下种子,碾去木质硬壳即得。性味苦,

  • 白芥子

    《中药大辞典》:白芥子药材名称白芥子拼音Bái Jiè Zǐ别名辣菜子(《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

  • 羊胆

    《中药大辞典》:羊胆药材名称羊胆拼音Yánɡ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原形态动物形态详&quo

  • 山黄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黄菊药材名称山黄菊别名金菊花、旱山菊、旋覆花[广西]来源菊科山黄菊Anisopappus chinensis (L.) Hook. et Ar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

  • 九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牯牛药材名称九牯牛拼音Jiǔ Gǔ Niú来源蓼科九牯牛Polygonum rude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通经,镇痛。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