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紫金牛

小紫金牛

药材名称小紫金牛

拼音Xiǎo Zǐ Jīn Niú

别名小狮子黑果凉伞、小凉伞、入骨风、小郎伞、石狮子、杉纽根、产后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紫金牛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25-45cm。具蔓生走茎;茎通常丛生,幼时被锈色细微柔毛及灰褐色鳞片。叶互生;叶柄长3-10mm;叶片坚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钝急尖,基部被疏鳞片,侧脉多数,尾端连成近边缘的边缘脉。亚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有花3-5朵;总梗与花梗近等长,长约1cm,均被疏柔毛或褐色鳞片;萼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mm,具缘毛,有时具疏腺点;花瓣白色,广卵形,长约3mm;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先端急尖,具小尖头,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近等长。果球形,直径约5mm,由红变黑色,无毛,无腺点。花期4-6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或山地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着生多数细根。茎扁圆形,直径1.5-2mm,表面暗褐色。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3-5cm,宽1.5-2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波状,上面暗棕色,下面浅棕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热利湿。主肺痨咳血;咯血;吐血;痛经;闭经;跌打损伤;黄疸;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气草

    《中药大辞典》:风气草药材名称风气草拼音Fēnɡ Qì Cǎo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的全草。秋季采收。原

  • 野苦梨根

    药材名称野苦梨根拼音Yě Kǔ Lí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半常绿灌木。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长2.5

  • 野马肉

    《中药大辞典》:野马肉药材名称野马肉拼音Yě Mǎ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野马的肉。原形态野马(《尔雅》)体长2.2~2.8米,肩高1.3~1.5米。体重200~3

  • 肥肉草

    药材名称肥肉草拼音Féi Ròu Cǎo别名家构、酸酒子、酸杆、福笛木、羊刀尖、棱茎木、百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ordii (O

  •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

  • 蚌兰叶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药材名称蚌兰叶拼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原

  • 同形鳞毛蕨

    药材名称同形鳞毛蕨拼音Tónɡ Xínɡ Lín Máo Jué英文名Uniform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同形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钩石斛

    药材名称钩石斛来源兰科钩石斛Dendrobium faulhaberianum Schlecht.,以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野高粱

    药材名称野高粱拼音Yě Gāo Liɑnɡ别名水滨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云南中草药》),红升麻、野泽兰(《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妇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