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甘草根

山甘草根

药材名称山甘草根

拼音Shān Gān Cǎo Gēn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

性味《闽南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产后风,腰骨酸痛,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

复方①治小儿疳积:山甘草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末。每服一钱,每日晚餐调饭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妇女产后风:山甘草鲜根,洗净,酒炒,浓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腰骨酸痛,不能屈伸:山甘草根头二两。合雄鸡炖服。(《泉州本草》)

④治乳风(初起者能消,已成者能化脓速愈):山甘草根一两半。合猪赤肉或鸡炖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万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药材名称万年松拼音Wàn Nián Sōnɡ来源蕨类石松科万年松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浙江、安徽、

  • 野菊

    《中药大辞典》:野菊药材名称野菊拼音Yě Jú别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录》),黄菊仔(《中国药植志》),野黄菊(《江苏植药志》),鬼仔菊(《广西中药

  • 山麻

    药材名称山麻拼音Shān Má别名斗鹿、油罐草、假龙胆草、巨腾。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长蒴黄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us olitorius 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挖

  • 黄菀

    《中药大辞典》:黄菀药材名称黄菀拼音Huánɡ Wǎ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8~9月采。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

  • 禾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禾叶风毛菊药材名称禾叶风毛菊别名线叶风毛菊、占车[藏名]来源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微苦,凉

  • 黑三棱

    《中药大辞典》:黑三棱药材名称黑三棱拼音Hēi Sān Lénɡ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

  • 鹰爪花果

    药材名称鹰爪花果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uǒ别名鹰爪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

  • 三对叶丹参

    药材名称三对叶丹参拼音Sān Duì Yè Dān Shēn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三叶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trijuga Diels采收和储

  • 水游草

    药材名称水游草拼音Shuǐ Yóu Cǎo别名游丝草、六蕊假稻来源禾本科游草属植物游草Leersia hexandra Swart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疏风

  • 孔雀尾

    《中药大辞典》:孔雀尾药材名称孔雀尾拼音Kǒnɡ Què Wěi别名凤尾蕨(《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青旗草、见血生(《广东中医》3(5):26,1958),碎叶金花、退血草、地侧柏、小凤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