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豇豆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

药材名称岩豇豆

拼音Yán Jiānɡ Dòu

别名泽兰(《贵州草药》)。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随处生根,有分枝。叶3枚转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厚革质,长2.5~6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极疏的浅齿,下面有红斑。聚伞花序,具长花序柄;花疏散;苞片倒披针形,革质;萼筒短,钟形,5裂,裂片狭披针形;花冠管状,紫色,中部以上膨胀,先端2唇形,裂片先端圆。蒴果线形,长7~10厘米,成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岩上。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有一定抑菌作用。

性味《贵州草药》:"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健脾消积。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钩端螺旋体病,劳伤吐血,小儿疳积。

《贵州草药》:"驱风,止咳,生肌,止血,补虚,软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服。外用:研末炒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感冒风寒发热:岩豇豆一两。煎水服。若产后腹痛,用酒炖服。

②治咳喘或风寒咳:岩豇豆一两。煎水服。若肾虚弱则炖肉吃;劳伤则泡酒服。

③治小儿疳积:岩豇豆、小夜关门各三钱,鸭公头叶一钱,瓷瓦灰三分。调水蒸猪肝吃。

④治九子疡(瘰疬):岩豇豆一两,天南星五钱。研末,用甜酒糟炒后敷患处。

⑤治枪伤:岩豇豆研末敷伤口;或煮水洗枪伤,能促进子弹的排除。

⑥治劳伤吐血:岩豇豆一两。泡酒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鲜品3两洗净切碎,水煎2次,过滤,将滤液浓缩成60毫升,2次分服;或按每人每天剂量的生药制成浸膏片,每次6片,日服3次。均为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7天。治疗784例,经二疗程近期控制215例(27.4%),显效287例(36.6%)。据观察,本品止咳作用最好,祛痰及平喘次之;疗效发生时间以3~5天为最多,个别病例在10天后见效,副作用较少,偶见有轻度口干,恶心,腹隐痛,腹泻,疲乏,唇麻,及下肢浮肿;有胃痛者能引起胃痛加剧。一般不需停药,可以对症处理。

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岩泽兰干品2两、金钱草5钱,加水约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左右,早晚分服;或浓缩成60毫升,每日3次分服。经治20例,多为病程较短、出血现象不严重的患者,均治愈。一般服药后第2天症状减轻。4~5天消失,最迟者8天;有黄疸者药后第3天开始退黄,6天黄疸消失。治疗期间不必加对症治疗药物。服药后未见副作用。本药对重症患者疗效如何,尚待观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豇豆

药材名称岩豇豆

拼音Yán Jiānɡ 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Fleshyleaf Lysionotus

别名泽兰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员石苣苦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onotus carnosus Ha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内叶吊石苣苔 小灌木,高4-30cm。幼枝常具短毛。叶3,轮生或对生;叶柄粗,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c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3,轮生或对生;叶柄粗,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4mm,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cm,宽1-2.4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少数牙齿,侧脉3-4对,极不明显。花序腋生,有1-2花;花梗长5-12mm;苞片对生,披针形,疏被短毛或近无毛;花萼5深裂至基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带淡紫色或紫色,长约3cm,檐部二唇形,上唇长约3mm,2裂,下唇长约7mm,3裂近中部;能育雄蕊2,无毛,花丝线形,花药相连,退化雄蕊3;花盘杯状,边缘有牙齿;雌蕊长约2cm,无毛。蒴果线形,长约6cm,宽约2mm。种子纺锤形,有柄,先端有1长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地林中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广西及云南。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有一定抑菌作用。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风止咳;化食消积。主风寒咳嗽;小儿疳积;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贵州草药》:驱风,止咳,生肌,止血,补虚,软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桦树液

    《中药大辞典》:桦树液药材名称桦树液拼音Huà Shù Yè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树干中流出的液汁。5月间将树皮划开,盛取液汁,鲜用。功能主治①

  • 菵米

    药材名称菵米拼音Wǎnɡ M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菵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 [B.erucaeformis(L.)

  • 秀丽槭

    药材名称秀丽槭拼音Xiù Lì Qì英文名Elegant Maple别名丫角枫、五角枫。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秀丽槭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lega

  • 红龙

    药材名称红龙别名风车藤、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 benghalensis (L.) Kurz,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至西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火秧竻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药材名称火秧竻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

  • 沙前胡

    药材名称沙前胡拼音Shā Qián Hú别名刚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

  • 东北溲疏

    药材名称东北溲疏拼音Dōnɡ Běi Sōu Shū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索检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拉丁

  • 角果木子油

    药材名称角果木子油拼音Jiǎo Guǒ Mù Zǐ Yóu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