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拟囊果芹

拟囊果芹

药材名称拟囊果芹

拼音Nǐ Nánɡ Guǒ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spermopsis delauayi (Franch.) Wolff[Arracacia delauayi Franch.;Pleurospermum delauayi Franch.Hiroe]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采收挖其根,却除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75cm。根粗壮,纺锤形,表面淡棕褐色至紫褐色。茎无毛,有纵条纹,基部常残留纤维状叶鞘。基生叶叶柄长4-7.5cm,有窄翅;叶片长3.5-6cm,宽2.5-5.5cm,一回羽状分裂以至3深裂,羽片1-3对,长2-3cm,宽1-2.5cm,先端不规则的3浅裂,基部楔形,边有缺刻状锯齿;顶端或中间的裂片较大,顶端常3浅裂至深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4-5,叶状,长7-13mm,顶端常2-3裂,裂齿略带紫色;伞辐5-8,侧枝上的伞辐略短;小总苞片3-4,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6mm,全缘或先端3裂,脉1条;小伞形花序有花7-14;萼齿近半圆形;花瓣白色,基部有短爪,脉1条;花柱基圆柱形;花柱幼时短而直,果期向外开展。果实广卵形,长2-3mm,宽2.5-4mm;主棱5;背槽油管2,侧槽3。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止痛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骨痛;肌肉痛;偏头痛;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

  • 生漆

    《中药大辞典》:生漆药材名称生漆拼音Shēnɡ Qī出处《本经》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4~5月采收。砍破树皮,承取溢出的脂液,贮存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干漆"条。化学成分树

  • 臭黄荆子

    药材名称臭黄荆子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原形态臭黄荆,又名:斑鹊子、斑鸠站。灌木,高约4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嫩

  • 猫脚印

    《中药大辞典》:猫脚印药材名称猫脚印拼音Māo Jiǎo Yìn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云南中草药》),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

  • 喉痧药

    药材名称喉痧药拼音Hóu Shā Yào英文名Hairy Canton sonerilla别名小金香炉、天青地红、尖尾痧、四大天王、桑勒草、红春根藤、田螺掩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

  • 鸡树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树条药材名称鸡树条拼音Jī Shù Tiáo别名鸡树条紫、山竹子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以嫩枝、叶及果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

  • 合血香

    药材名称合血香拼音Hé Xuè Xiānɡ别名排草、南排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假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sikokiana Miq.[

  • 山茱萸

    《中国药典》:山茱萸药材名称山茱萸拼音Shān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CORNI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