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柚树寄生

柚树寄生

《中药大辞典》:柚树寄生

药材名称柚树寄生

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

别名柚寄生(《本草求原》),禄柚寄生(《岭南采药录》),柚子寄生(《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枝叶。全年可采。切短晒干。

原形态寄生灌木。枝圆柱形,2叉分枝或对生,干时灰褐色,有细纵纹,节膨大。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8.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基部渐狭,叶脉3出或5出;叶柄短或无。聚伞花序腋生,通常l~3个簇生,每花序有花1~3朵;苞片短三角形,每对合生成一船形的杯状体;雌花冠管为短圆柱状或椭圆状,裂片4,极少为3片,短三角形;雄花长约为雌花的一半,通常扁,花冠裂片同雌花;雄蕊无花丝,花药着生在花冠裂片上。浆果近球形或卵形,长约5毫米,熟时黄色,嫩果及近成热的果都有小瘤体,最后光滑。花期1~3月。果期秋、冬。

生境分部常寄生于柑橘类植物及柿树上。分布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湿脚肿,咳嗽,麻疹,烂眼。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洗脚肿;牙痛烫水含。"

②《本草求原》:"洗风弦湿烂眼。"

③《岭南采药录》:"出麻疹煎水代茶,能解毒止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解毒,去瘀,生新。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

⑤《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滋补,止咳,止痛,化痰。治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树寄生

药材名称柚树寄生

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

别名柚寄生、缘柚寄生、大柚寄生、黄皮寄生、柚子寄生、橘子寄生、蛤凹木寄生、柿寄生山橘寄生、无患子寄生、羊奶寄生、克李寄生、杂寄生、东方槲寄生、瘦果槲寄生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的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ovalifolium DC.[V.or-ientale acut.non Will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0.5m。茎枝圆柱状;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节间长1.5-3cm,粗3-4mm,干后具细纵纹,节稍膨大。叶对生,革质;叶柄长2-4mm;叶片卵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8.5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骤狭或渐狭,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一个或多个簇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 1.5mm;总苞舟形,长约2mm,具花3朵;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2朵为雄花,或雄花不发育,仅具1朵雌花;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约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雌花花蕾时椭圆形,长2.5-3mm;花托卵球形,长1.5-2mm,事片4枚,三角形,长约1mm,柱头乳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4-6mm,基部骤狭呈柄状,长约1mm,果皮具小瘤体,成熟时淡黄色,果皮变平滑。花、果期几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沿海红树林中或平原、盆地、山地亚热带季雨林中,寄生于柚树、黄皮、柿树、无患子柞木、板栗或海桑、海莲等多种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带叶茎枝圆柱形,2-3叉状分枝,长20-30cm,直径3-4mm,下部粗枝可达1cm,具细纵纹和肋线,节部稍膨大,节间长1-3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光滑无毛。质硬脆,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褐色,木部黄白色,髓部棕褐色。叶对生多破碎或卷曲,完整叶卵形、倒卵形成长椭圆形,长3-5cm,宽1.5-3.5cm,先端钝圆或钝,基部骤狭,基出脉3-条,上面稍明显,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无毛,有细皱纹。革质。

叶柄短。果近球形,直径2-4mm,果皮具小瘤体。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化痰止咳;解毒。主风湿痹痛;脚肿;跌打损伤;疝气痛;牙痛;疳积;痢疾;咳嗽;麻伤;风湿痹痛。又可治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洗脚肿;牙痛烫水含。

2.《本草求原》:洗风弦湿烂眼。

3.《岭南采药录》:出麻疹煎水代茶,能解毒止痛。

4.《南宁市药物志》:解毒,去瘀,生新。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

5.《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滋补,止咳,止痛,化痰。治痢疾,疳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

  •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药材名称沙苑子拼音Shā Yuàn Zǐ英文名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

  • 霸王七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药材名称霸王七拼音Bà Wánɡ Qī别名万年炦、炦七。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灰钉

    药材名称灰钉拼音Huī Dì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鬼笔状钉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ttarraea phalloides(Dicks.Per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杂质、

  • 铁色箭

    药材名称铁色箭拼音Tiě Sè Jiàn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出处《纲目》在石蒜条云:“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谓之

  • 糯米泔

    《中药大辞典》:糯米泔药材名称糯米泔拼音Nuò Mǐ Gān别名粘米泔水(《本草述》)。出处《纲目》来源为淘洗糯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性味《纲目》:"甘,凉,无毒。"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 柳叶藓

    药材名称柳叶藓拼音Liǔ Yè Xiǎn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柳叶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blystegium serpens(Hedw.)B.S.G.[Hypnum serpens

  • 米油

    《中药大辞典》:米油药材名称米油拼音Mǐ Yóu别名粥油(《重庆堂随笔》)。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平。"功能主

  • 西藏桃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果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uǒ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果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