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桐皮

桐皮

药材名称桐皮

拼音Tónɡ Pí

别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出处《本经》

来源玄参科植物泡桐泡桐树皮

原形态泡桐(《纲目》),又名:白桐(陆玑《诗疏》),椅桐(陶弘景),黄桐(《本草图经》),白花桐(陈翥《桐谱》),花桐(《品汇精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粗壮,褐色,光滑。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15厘米,基部心形,先端尖或渐尖,全缘,上面初有短星状毛,瞬即光滑,下面密生灰黄色星状茸毛,脉光滑;叶柄长6~12厘米,有毛。花序圆锥状;花大,长达10厘米;萼卵状钟形,密被星状绒毛,5深裂,管部瞬即光滑,裂片肥厚而顶端稍尖,具宿存茸毛;花冠白色,内面有紫色斑点,管长7厘米,直径达4厘米,外面有星状毛,裂片几为四方形,上唇者较狭,下唇者较宽,端均有啮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2强,隐于花冠筒内,不具退化雄蕊;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蒴果本质,长圆形,长达7厘米。种子多数,扁而有翅。花期2~3月。果期8~9月。

多为栽培,分布山东、浙江、福建、台湾、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②毛泡桐,又名:紫花桐(陈翥《桐谱》),冈桐(《纲目》),日本泡桐

叶全缘或具3~5浅裂。花外面淡紫色,有毛,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蒴果先端锐尖,长约2.3厘米。

分布东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区。

以上两种植物的嫩根或根皮(桐根)、木部(桐木)、叶(桐叶)、果实(泡桐果)、花(泡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泡桐树皮含丁香甙0.3%。

功能主治治痔疮,淋病,丹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五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奔豚气病。"

③《药性论》:"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

④《纲目》:"治恶疮,小儿丹毒,煎汁涂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复方①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四寸一束,以酒五合,水一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当吐下青、黄汁数升。(《补缺肘后方》)

②治跌扑伤损:水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敷。(《濒湖集简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三角咪

    《中药大辞典》:三角咪药材名称三角咪拼音Sān Jiǎo Mī别名山板凳(《贵州草药》),宿柱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黄杨科植物宿柱三角咪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收。洗净,

  •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药材名称小过江龙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小过山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老蛇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蛇头药材名称老蛇头拼音Lǎo Shé Tóu来源葫芦科老蛇头Thladiantha verrucosa Cogn. ex 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蓝天草

    药材名称蓝天草拼音Lán Tiān Cǎo别名连天草、小肺经草、叶下青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褐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wrightii(Hook.)Ching[Gymn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井边茜

    药材名称井边茜拼音Jǐnɡ Biān Qiàn别名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

  • 青棉花藤根

    药材名称青棉花藤根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称》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根。原形态青棉花藤,又名:竹马、竹麻、大藤、猴头藤、纸加藤、猴

  • 福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福参药材名称福参拼音Fú Shēn别名建参、福建参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福参Angelica morii Hayata,以根入药。秋季采,去须根,刮去粗皮,晒干或蒸熟晒干。

  • 笔筒草

    《中药大辞典》: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