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樱额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

药材名称樱额

拼音Yīnɡ é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粗糙,多斑纹,暗褐色或黑色;嫩枝有短柔毛,暗褐色或淡灰绿色,有稀疏显着的皮孔;芽褐色,卵形。单叶互生;具柄,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厘米,宽2~6厘米,基部圆楔形或近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锐锯齿,下面有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总状花序,长10~15厘米,由15~24朵花组成,花序基部有叶片4~5;小花梗长0.5~1.5厘米,比萼筒长2~3倍;花萼5;花瓣5;雄蕊15~20;花柱比雄蕊为短。核果暗紫色或黑色,基部有宿存萼,核有皮状皱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河岸,很少在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6.4%。种子含油量38.79%。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原种稠李的叶或芽中含黄色挥发油(夏季含量最高),有抗生作用,1:8000~10000浓度于2~3分钟内可使小虫致死。此挥发油能降低触酶、过氧化氢酶、酪氨酸酶的活力,对黄嘌呤脱氢酶、酯酶等无影响。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涩,性温暖。"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樱额

药材名称樱额

拼音Yīnɡ é

英文名Fruit of Pubescent Bird Cherry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盛京通志》:樱额梨,果形如野葡萄而稍小,色黑,味甘涩。屑为面,暑月调水服之,可以止泻。

2.《纲目拾遗》:樱额,果属也。产关东乌喇口外。其树丛生,果形如野黑葡萄而稍小,鲜实甚美,晒干为末,可以致远。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稠李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dus racemosa(Lam.)Gilib.var.pubescens(Regel et Tiling)Schneid.[Prunus padus L.var.pubescens Regel et Ti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毛叶稠李 落叶乔木,高达8-10m。小枝红褐色或灰绿色,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老枝黑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密被棕色长柔毛,先端两侧各具一腺体;托叶线形,早落;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4-10cm,宽2-4.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边缘为开展或贴生重锯齿,或为不规则近重锯齿,锯齿披针形。花两性;总状花序长7-10cm,基部常有2-3小叶,并密被褐色长柔毛;萼筒钟状,比萼片稍长;萼片5,三角状卵形,边缘带腺细锯齿;花瓣5,白色,基部楔形,有短爪;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排成不规则2轮;雄蕊1,柱头盘状。核果卵球形,先端有尖头,直径8-10mm,红褐色至黑色;核有皮状褶皱。花期4-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900m的山坡林中、山谷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及河南等地。

性状果实呈类球形或卵球状,直径4-8mm,表面褐色。果肉内有果核1枚,质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皱纹,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气微,味甜、微涩。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种子含油量38.79%,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生作用:原种稠李 Prunus padus L.的叶或芽中含黄色挥发油(夏季含量最高),有抗生作用,1∶8000-10000浓度于2-3分钟内可使小虫(Coleps)致死。此挥发油能降低触酶、过氧化氢酶、酪氨酸酶的活力,对黄嘌吟脱氢酶、酯酶等无影响。

性味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药煎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药材名称百药煎拼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制法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末1两,酵糟4两,同置容器中拌

  •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橘红

    《中国药典》:橘红药材名称橘红拼音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RUBRUM别名化州桔红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 三筒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筒管药材名称三筒管拼音Sān Tǒnɡ Guǎn别名山总管、百解薯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 et Chun.,以

  • 野黄皮

    《中药大辞典》:野黄皮药材名称野黄皮拼音Yě Huánɡ Pí别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药植名

  • 实葫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实葫芦药材名称实葫芦拼音Shí Hú Lu来源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湖北桑寄生

    药材名称湖北桑寄生拼音Hú Běi Sānɡ Jì Shēnɡ别名杂寄生、桑寄生、马桑寄生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灰毛桑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sutchuenen

  • 花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子药材名称花叶子别名斑叶兰来源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Reichb. f.) Pfi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拼音Yóu Shān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

  • 沙茴香

    药材名称沙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野茴香、沙前胡来源伞形科沙茴香Ferula borealis Kuan [Peucedanum rigidum Bunge],以根、种子、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