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母猪藤根

母猪藤根

《中药大辞典》:母猪藤根

药材名称母猪藤根

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葡萄科植物母猪藤,夏、秋季挖,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内服时忌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母猪藤根

药材名称母猪藤根

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reeleaf cayratia

别名三叶乌蔹莓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尖叶乌蔹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车索藤 草质藤本。茎有纵条纹;卷须纤细,分枝;幼嫩部分、小枝均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鸟趾状复叶,有5小叶;具长柄,叶柄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5-7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叶背面密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小叶柄中间的最长,侧生的较短。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的总花梗;花小,黄绿色,具短柄;花萼杯状;花冠不开展,花瓣4;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近圆形。浆果球形,绿色,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2-4颗,卵状三角形,背面有深沟2条。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50m的山谷沟边及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辛;凉;有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品内服时禁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挖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挖耳草药材名称挖耳草拼音Wā ěr Cǎo别名杓儿菜来源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 L.和倒盖菊(大挖耳草)C. divaricatum

  • 兔肝

    《中药大辞典》:兔肝药材名称兔肝拼音Tù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性味①《纲目》:"性冷。"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 枳椇叶

    《中药大辞典》:枳椇叶药材名称枳椇叶拼音Zhǐ Jǔ Yè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

  • 苦竹笋

    《中药大辞典》:苦竹笋药材名称苦竹笋拼音Kǔ Zhú Sǔn别名苦笋(《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性味①《纲目》:"苦甘,寒。"②《本草求原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药材名称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

  • 蛇地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地钱药材名称蛇地钱拼音Shé Dì Qián别名地皮斑来源苔藓类蛇苔科蛇苔属植物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 (L.)Dumorti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水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晶兰药材名称水晶兰拼音Shuǐ Jīnɡ 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浙江]来源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 L.,以全草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