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紫菀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

药材名称水紫菀

拼音Shuǐ Zǐ Wǎn

别名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6月采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茎幼时有细软长毛。叶基生及互生,有带翅长柄,卵形或马蹄形,长达12厘米,边缘有三角形带尖头的钝锯齿,基部常抱茎而为耳状。头状花序多数,集成柱状狭圆锥形;全为舌状花,黄色。瘦果倒卵状椭圆形,长4毫米,冠毛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山坡灌丛中。分布陕西、安徽、浙江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祛风。治风寒咳嗽,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咳嗽:水紫菀、款冬花桔梗各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紫菀

药材名称水紫菀

拼音Shuǐ Zǐ Wǎn

英文名root of Tall Lettuce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raddeana Maxim .var .elata (Hemsl.) Kitam.[L. elata Hemsl.]

采收和储藏:6月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莴苣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茎幼时有细软长毛。叶基生及互生,有带翅长柄;卵形或马蹄形,长达12cm,边缘有三角形带尖头的钝锯齿,基部常抱茎而为耳状。头状花序多数,柱状,含有成狭圆锥形;全为舌状花,黄色。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每而有3条纵肋;冠毛白色。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1200-14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贵州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主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费菜

    药材名称费菜拼音Fèi Cài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

  • 黑血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血藤药材名称黑血藤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来源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

  • 大乌金草

    药材名称大乌金草拼音Dà Wū Jīn Cǎo别名大乌金草、毛乌金、乌花草、土细辛、水细辛、大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的全草或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分布于江苏、安徽

  • 豌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豌豆七药材名称豌豆七拼音Wān Dòu Qī别名白三七[陕西]、还阳参、三匹七、打不死、一代宗、接骨丹、三步接骨丹、姜皮矮陀陀、玉蝴蝶[云南昆明]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豌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东北红豆杉

    药材名称东北红豆杉拼音Dōnɡ Běi Hónɡ Dòu Shān别名紫杉、赤柏松、米树来源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

  • 唐松草

    药材名称唐松草拼音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如意宝树》记载:吉合觉清热,治疫疽。《形态比喻》记载:吉合觉为消炎药之王,生长在阳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钗子股药材名称钗子股拼音Chāi Zǐ Gǔ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风祛痰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