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油头草

油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头草

药材名称油头草

别名鱼眼草、无喙齿冠草

来源菊科油头草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主治痢疾,肠炎,慢性中耳炎,牙痛,关节肿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油头草

药材名称油头草

拼音Yóu Tóu Cǎo

别名山羊梅、大鱼眼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圆舌粘冠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aceis nepalensis Les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圆舌粘冠草 多年生草本,通常粗壮,高达1m。根茎短而横走。茎直立,全株无毛,分枝斜升。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较大,间或浅裂或深裂,两侧裂片1-2对,极少3对,叶柄长达10cm;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4-10cm,宽2.5-4.5cm,边缘有大锯齿或圆锯齿,下部沿叶柄下延成具翅的叶柄,柄基扩大贴茎;上部茎叶渐小,渐无柄,基部扩大贴茎或耳状抱茎;全部叶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有极稀疏的短柔毛。头状花序球形或半球形,径1-1.5cm,单生茎顶或枝端,多数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伞房状圆锥花序;总苞片2-3层,几等长,外面被微柔毛;外围舌状雌花多层;舌片圆形,长宽相当,先端圆形或微凹;中央有少数两性管状花,檐部宽钟状,先端4齿裂。瘦果压扁,无喙,边缘脉关加厚,先端有粘质分泌物;无冠毛。花期4-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50-3400m的山坡山谷林缘、林下,灌丛中,或近水潮湿地或荒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味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秀疹;止痛。主痢疾;肠炎;中耳炎;麻疹透发不畅;牙痛;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腺毛金星蕨

    药材名称腺毛金星蕨别名水蕨菜来源蕨类蹄盖蕨科腺毛金星蕨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至广东、湖北、四川、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药材名称囊距翠雀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 brunnonianum R

  • 小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木通药材名称小木通拼音Xiǎo Mù Tōnɡ别名毛蕊铁线莲、过山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丝瓜花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

  • 韭子

    《中药大辞典》:韭子药材名称韭子拼音Jiǔ Zǐ别名韭菜子(《滇南本草》),韭菜仁(《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种子。秋季果熟时采收,将果实摘下,晒干,搓出种子,簸净果皮及

  • 木瓜核

    《中药大辞典》:木瓜核药材名称木瓜核拼音Mù Guā Hé别名木瓜子(《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种子。功能主治《纲目》:"治霍乱烦躁气急,每嚼七

  • 烟梦花

    药材名称烟梦花拼音Yān Mè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箭叶雨久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choria hastata(L.)Solms [Pontederia hastat

  • 藤金合欢

    药材名称藤金合欢别名南蛇公、小样南蛇簕来源豆科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a (Lour.)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腹痛急剧:鲜叶捣烂取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山大黄(华北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华北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

  • 赶黄草

    药材名称赶黄草拼音Gǎn Huánɡ 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