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波叶紫金牛

波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波叶紫金牛

拼音Bō Yè Zǐ Jīn Niú

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细罗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ffini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达35cm。有时具匍匐茎;幼嫩部分密被锈色微柔毛,除侧生特殊花枝外,几无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5mm;叶片坚纸质或较薄,椭圆状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长1.5-3.5cm,宽1-1.5cm,边缘具浅波状齿或近圆齿,齿间具腺点或腺点不明显,叶面仅微凹的中脉具腺状微柔毛;侧脉4-5对,不连成边缘脉。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近顶端常有2-3片退化叶,被锈色微柔毛;花两性,5数;花梗长约8mm,被锈色微柔毛,花长约4mm;花萼基部连合达全长的1/3,长约1mm,萼片卵形,连合部分被微柔毛,具腺点,有时具缘毛;花瓣淡粉红色,卵形,长约4mm,具疏腺点,里面略被微柔毛或无毛,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近等长,子房具疏腺点。果球形,直径约7mm,红色。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或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600m的石灰岩山林下,溪边、路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类圆柱形,生有细根;茎近圆柱形,长25-35cm,直径1-1.5mm,表面浅棕色,无毛或上端被微毛。叶片多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先端尖,边缘有圆齿,侧脉每边4-6条,叶面浅棕色,下面具稀疏的紫黑色腺点。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利咽止咳;理气活血。主咽喉肿痛;咳嗽;胃脘痛;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血

    《中药大辞典》:鸡血药材名称鸡血拼音J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血。化学成分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率,比牛、猪等低,鸡血含血红蛋白10.3克/100毫升,而牛、猪等,都在13克

  • 水细辛

    药材名称水细辛拼音Shuǐ Xì Xīn别名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urm himalaicum Ho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吉利子树

    药材名称吉利子树拼音Jí Lì Zǐ Shù英文名Root of Bilobed Grewia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圪柏麻葛荆麻

  • 刺桐叶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药材名称刺桐叶拼音Cì Tó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用法用量研末开水冲服,0.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海龟胶

    药材名称海龟胶拼音Hǎi Guī Jiāo英文名Chelonia Glu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或蠵龟等的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lo

  • 荠菜子

    《中药大辞典》:荠菜子药材名称荠菜子拼音Jì Cài Zǐ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九层风

    药材名称九层风拼音Jiǔ Cénɡ Fēnɡ别名川牛膝、苋菜藤、地苓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浆果苋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stachys amaranthoides(Lam.)Kuan

  •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药材名称小三棵针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