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
药材名称独龙
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
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甘、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祛瘀,止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皮炎,湿疹,痈肿疮毒,风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独龙
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
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甘、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祛瘀,止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皮炎,湿疹,痈肿疮毒,风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禹白附拼音Yǔ Bái Fù别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
《中国药典》: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
药材名称滇南杭子梢拼音Diān Nán Hánɡ Zǐ Shāo别名干枝柳、三叶豆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嫩枝有棱角,被细柔毛
《中药大辞典》:麦门冬药材名称麦门冬拼音Mài Mén Dōnɡ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
药材名称玉兰花拼音Yù Lán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辛夷"条。性味《纲目拾遗》:"性温。"功能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油药材名称雪猪油拼音Xuě Zhū Yóu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
《中国药典》:菟丝子药材名称菟丝子拼音Tú Sī Zǐ英文名SEMEN CUSCUTAE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药材名称金雀马尾参拼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别名太子参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