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猫油

猫油

《中药大辞典》:猫油

药材名称猫油

拼音Māo Yóu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猫科动物脂肪油

功能主治治烧伤。

复方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油

药材名称猫油

拼音Māo Yóu

英文名Cat fat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猫科动物家猫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li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剥皮,剖腹,取出脂肪,置锅内小火炼制取出油,冷却。

原形态家猫,体长约为50cm,重2-3kg。头圆吻短,上唇中央2裂,口周列生20-30根刚毛。眼较圆,耳竖立,多呈三角形。瞳孔于阳光下缩成线状,黑暗中扩大成圆形。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尾较长,但短于体长。全身被软毛,色泽不一,有白、黑、黄、灰色或双色、三色相杂。我国各地饲养的家猫,绝大多数个体全身被有横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性较驯良,爱清洁,善跳跃及攀援。视、听觉灵敏;喜捕鼠类,好食荤腥之物。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猫网膜组织的氯仿-甲醇粗提取脂类组分(I),其中含有的神经节苷酯类、磷脂类、神经酰胺类、脑苷酯类、刘经鞘苷酯类、中性脂类和卵磷脂等有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用I处理猫股动脉或给猫肌内注射I,其新血管的生成比对照组迅速。

性味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主烧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

复方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麻叶

    药材名称胡麻叶拼音Hú Má Yè别名青蘘、巨胜苗(《本经》),蔓、梦神(《吴普本草》),胡麻苗(《寿亲养老新书》)。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叶。化学成分

  • 獭肉

    《中药大辞典》:獭肉药材名称獭肉拼音T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性味甘咸,寒。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

  • 油桐

    药材名称油桐拼音Yóu Tónɡ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

  • 天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韭药材名称天韭拼音Tiān Jiǔ别名茖韭、山葱、茖葱、鹿耳韭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天韭Allium victori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

  • 泥炭藓

    药材名称泥炭藓拼音Ní Tàn Xiǎn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来源药材基源: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

  • 桃南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南瓜药材名称桃南瓜拼音Táo Nán Guā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桃南瓜Cucurbita pepo L. var. akoda M

  • 急性子

    《中国药典》:急性子药材名称急性子拼音Jí Xìnɡ Zi英文名SEMEN IMPATIENTIS别名透骨草[江苏]、凤仙花、指甲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