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珠子参

珠子参

《中国药典》:珠子参

药材名称珠子参

拼音Zhū Zi Shēn

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MAJORIS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major (Burk.)C. Y. Wu et K. M. Feng 或羽叶三七(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bipinnatifidus (seem.)C. Y. Wu et K. M. Feng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粗皮及须根,干燥;或蒸(煮)透后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扁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菱角形,偶呈连珠状,直径0.5~2.8cm。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及皱纹,偶有圆形凹陷的茎痕,有的一侧或两侧残存细的节间。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粉性。气微,味苦、微甘,嚼之刺喉。蒸(煮)者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微甘,嚼之不刺喉。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稍窄,有分泌道,呈圆形或长圆形,直径32~500μm,周围分泌细胞5~18个 。韧皮部分泌道较小。形成层断续可见。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或 “V” 字形排列;导管类多角形,直径约至76μm ;射线宽广。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泡过夜,热浸10分钟,立即滤过。取具塞试管两支,各加入滤液1ml ,分别加氢氧化钠试液与盐酸溶液(1 →20)各2ml,用力振摇1 分钟,加酸管生成的泡沫比加碱管高出约1 倍。

(3)取本品粉末约0.5g,加乙醇5ml ,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即显紫红色。

(4)取本品粉末1g,加水5~10 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与30%乙醇的混合溶液 (1 →20)10ml ,加热回流2 小时,用氯仿20ml提取,分取氯仿层,用水10ml洗涤(必要时离心,使分层),弃去洗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与人参二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齐墩果酸1.5mg 和人参二醇0.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苦、甘,微寒。

归经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补肺,养阴,活络,止血。用于气阴两虚,烦热口渴,虚劳咳嗽,跌扑损伤,关节疼痛,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珠子参

药材名称珠子参

拼音Zhū Zi Shēn

别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珠儿参、白地瓜(《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桔梗科植物珠子参。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肉质肥厚,常2枚并生,表面有横形瘤状突起。含有乳汁。茎枝较粗,直径可达3毫米。单叶互生,披针形,长5.5~8.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3~5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5~14厘米,呈缠绕状;花冠浅钟状,蓝紫色,直径3~6厘米;花瓣6,狭椭圆形,长约4.5厘米;雄蕊5枚。蒴果倒卵形,长18~24毫米,熟后室裂。种子多数,近卵形,浅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林下阴湿的地区。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甘微苦。"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淡甜。"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止血生肌。为末,捻刀伤疮,收口甚速。"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肺虚。治肺虚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珠子参

药材名称珠子参

拼音Zhū Zi Shēn

英文名Rhizome of Largeleaf Japanese Ginseng, Rhizome of Bipinnatifid Ginseng

别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珠儿参、白地瓜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珠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donopsis conuoluulacea Kurz var. for-restii (Kidls) Ballard. [C. forrestii Kiels; C. forrestii Diels var. hirsuta Tsoong et L. T. She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球子参 草质缠绕藤本,长达2m。有白色乳汁,茎无生;叶柄极短至长达1.2cm;叶片纸质而较大,狭卵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可达10cm;宽可达3.5cm,先端长渐尖,几乎全缘。花顶生与腋生;花萼无毛,萼筒倒圆锥状,裂片5,狭三角形或卵形;花冠紫蓝色,宽钟状,无毛,5裂达基部,裂片狭形或狭椭圆形;雄蕊5,花丝下部变宽,边级密被长柔毛;子房半下位,柱头3裂,无毛。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300m的山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国内对珠子参药理研究比较缓慢,只是近几年才对珠子参总皂甙研究有报道,对珠子参单体皂甙药理研究较少根据云南产珠子参根茎总甙对小鼠的作用表明:珠子参总甙有与人参皂甙类型的免疫作用,能提高小鼠血中碳廓清率和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并且毒性低,刺激性及溶血作用均很弱。研究川产珠子参根茎总甙对白细胞介素(Ⅱ)(IL一Ⅱ)的作用表明:珠子参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免疫作用却不明显。从药理作用看出,川产珠子参与云南产珠子参药材所含化学成分不同,云南产珠子参似较川产珠子参的人参皂甙含量高,尚待进一步研究。药理实验还表明:珠子参具有抗心率不齐作用。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止血;生肌。主肺虚咳嗽;外用力出血;刀伤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止血生肌。为末,捻刀伤疮,收口甚速。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肺虚。治肺虚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心叶风毛菊拼音Xīn Yè Fēnɡ Máo Jú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出处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

  • 红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叶药材名称红背叶拼音Hónɡ Bèi Yè别名红帽顶树、红背娘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

  • 李子

    《中药大辞典》:李子药材名称李子拼音Lǐ Zi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原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

  •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

  • 野洋烟根

    药材名称野洋烟根拼音Yě Yánɡ Yān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苦菜"条。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镇痛。复

  • 鼠舌草

    药材名称鼠舌草拼音Shǔ Shé Cǎo别名肥猪草出处始载于《四川峨眉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隆脉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matogramma Hand.- M

  • 葛藟果实

    《中药大辞典》:葛藟果实药材名称葛藟果实拼音Gě Lěi Guǒ Sh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果实。夏、秋采集。性味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食。复方①治咳嗽

  • 树萝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萝卜药材名称树萝卜拼音Shù Luó Bo别名葫芦暗消、陆次、猴子板凳、瘿袋花来源杜鹃花科爱楠属植物白花树萝卜Agapetes mannii Hemsl.[A

  • 竹鱼

    《中药大辞典》:竹鱼药材名称竹鱼拼音Zhú Yú别名足鱼(《医林纂要》),野鲮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边类》)。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原形态体长,稍侧扁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