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瓜螺

瓜螺

药材名称瓜螺

拼音Guā Luó

英文名Whelk

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 (Solander)

采收和储藏:4月、5月间用拖网采捕,去壳取肉,鲜用。

原形态瓜螺,贝壳卵形或近球形,质 尚坚,一般高160-257mm,宽112-178mm,螺旋部极小,几乎被体螺层包被,仅露出略呈乳头状的壳顶,有时且低于体螺层,体螺层则极度膨大。壳表被有黄褐色或污褐色壳皮,壳皮脱落后露出杏黄色的壳面。幼体时常具明显的横列红褐色大型斑块,成体常消失不显。壳面较光滑,生长线细密。壳口大,卵圆形,内为光亮的橘黄色,外唇弧形,薄,易破损;内唇稍厚,扭曲,紧贴于体螺层上。下部具4条明显的皱褶。前沟短而宽,凹入,形成一大缺刻。无厣。足肥大,有花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较深的浅海泥沙质海底。肉食性,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主眩晕;目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制酸止痛、解热的功能。主治胃痛、发烧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枇杷叶露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露药材名称枇杷叶露拼音Pí Pá Yè Lù别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性味①《生草药

  • 山铁树

    药材名称山铁树拼音Shān Tiě Shù别名剑叶木、鸟猿蔗来源龙舌兰科山铁树Pleomele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Merr. et Chun,以叶入

  • 小叶爱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爱楠药材名称小叶爱楠拼音Xiǎo Yè ài Nán别名树萝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爱楠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

  • 玉簪花

    《中药大辞典》:玉簪花药材名称玉簪花拼音Yù Zān Huā别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

  • 茵陈蒿

    《中药大辞典》:茵陈蒿药材名称茵陈蒿拼音Yīn Chén Hāo别名因尘(《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蔯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绵茵陈(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獭胆

    《中药大辞典》:獭胆药材名称獭胆拼音Tǎ Dǎ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獭肝"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

  • 蓖麻蚕

    药材名称蓖麻蚕拼音Bì Má Cán别名木薯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蚕蛾科动物蓖麻蚕的幼虫或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Donovan)采收和储藏:将幼虫置

  • 小报春

    药材名称小报春拼音Xiǎo Bào Chūn别名小报春花、癞痢头花、山白菜、小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orbesii Franch.采收和储

  •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药材名称樱额拼音Yīnɡ é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原形态落叶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