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瓦草

瓦草

《中药大辞典》:瓦草

药材名称瓦草

拼音Wǎ Cǎo

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瓦草。秋季采.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斜卧,高约50厘米。根圆锥形,肉质肥厚。茎中空,具膨大的节,有短柔毛与头状腺毛。叶对小,无柄,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做呈波状,两面具乳灾及短柔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萼筒绿色,密被腺毛,先端5裂;花瓣5,淡红色,匙状倒披针形,喉部具副花冠,鳞片2深裂;雄蕊10,花丝吐露,花药白色,丁字着生;子房上位,花柱3枚,分生。蒴果圆锥形,1室。种子肾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荒地及石灰岩地区。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产云南。

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长可达40厘米,常扭曲。外表黄白色,有纵皱纹及横孔纹。质脆,易折断。断面蜡样状,维管束不明显,呈黄色而稀疏的放射状排列。气无,味辛苦。

性味辛苦,凉,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苦。"

②《云南中草药选》:"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利水通淋。治肺热咳嗽,风湿骨痛,腹痛,外伤疼痛,淋病。

①《滇南本草》:"开关通窍,清肺热,利小便,治热淋。"

②《云南中草药选》:"镇痛,止血,清热,利水,通窍。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腹痛等各种疼痛,外伤山血。"

③《云南中草药》:"止咳化痰,清热通淋,止痛。治肺热咳嗽,热淋,外伤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青骨藤根制成片剂,每片0.5克,每次2~4片,痛时口服。临床用于各种疼痛32例,一般15分钟开始痛减,半小时痛止。维持时间最短5小时,长达20小时。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瓦草

药材名称瓦草

拼音Wǎ Cǎo

别名白前、滇白前青骨藤、大牛膝、九大牛、金柴胡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瓦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Melandriumviscidulum( Franch.)Hand.-Mazz.Var.Szechuanense(Wills.)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斜卧,高约50cm。根圆锥形,肉质肥厚。茎中空,具膨大的节,被有短柔毛及腺毛。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5cm,宽2-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微呈波状,两面具乳突及短柔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萼筒绿色,密被腺毛,先端5裂;花瓣5,淡红色,匙状倒披针形,喉部具副花冠,鳞片2深裂;雄蕊10,花丝吐露,花药白色,丁字着生;子房上位,花柱3枚,分生。蒴果圆锥形,1室。种子肾形,棕色。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m以下的山野荒地及石灰岩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根条长圆锥形,有时分枝,直径3-12mm,长达30cm,芦头明显。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具横形的皮孔及纵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显蜡质,外轮皮层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苦、微麻。

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镇痛;清热;利尿;化痰。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脘痛;热淋;肺热咳嗽;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1.5~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撤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开关通窍,清肺热,利小便,治热淋。

2.《云南中草药选》:镇痛,止血,清热,利水,通窍。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腹痛等各种疼痛,外伤出血。

3.《云南中草药》:止咳化痰,清热通淋,止痛。治肺热咳嗽,热淋,外伤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弹树枝

    药材名称紫弹树枝拼音Zǐ Dàn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云防风

    药材名称云防风拼音Yún Fánɡ Fēnɡ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li mairei Wo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麦麸草根

    药材名称麦麸草根拼音Mài Fū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gracilis C.H.Wrigh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黑香柴

    药材名称黑香柴拼音Hēi Xiānɡ Chái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千里香杜鹃的枝叶及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镰叶马蔺根

    药材名称镰叶马蔺根拼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cariosa Willd.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中药大辞典》:橘药材名称橘拼音Jú别名黄橘(《本草图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原形态①福橘(《泉南杂志》),又名:绿橘(《纲目》),红橘、大红蜜描

  • 沙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冬青药材名称沙冬青拼音Shā Dōnɡ Qīnɡ别名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来源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

  • 水折耳

    药材名称水折耳拼音Shuǐ Zhé ěr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