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柱梅花草

短柱梅花草

药材名称短柱梅花草

拼音Duǎn Zhù Méi Huā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hrotstyle Parnassia

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nassia brevistyla (Brieg. ) Hand.- Mazz.

原形态短柱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8-25cm。基生叶薄纸质,叶柄长达4cm;叶片卵形状心形,长1-2.5cm,宽1-2cm茎生叶1片,卵状心形,比基生叶稍小或稍大,基部心形,半抱茎,全缘。花单生茎顶,白色,两性;萼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2cm,无流苏状细裂,先端浑圆或通常微凹;雄蕊5,与花瓣互生,退化雄蕊通常生于花瓣基部;药隔浅褐色,呈钻状,突出于花药之上,蕊间退化雄蕊由3浅裂过渡成不明显的凹凸;子房上位,心皮3,合生,侧膜胎座;花柱极短,先端3裂。蒴果。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等地。

性状根茎块状,长约1.6cm,直径约6mm,表面褐色,有多数不定根。茎圆柱形,长3.5-32cm,直径1-2mm,深黄色或浅灰色。叶皱缩,深黄色或淡灰色,薄纸质。基生叶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心形,长1-2.5cm,宽0.8-2cm,叶柄长可达4cm;茎生叶1片,形似基生叶,较小,基部心形,半抱茎。花黄棕色,单生茎顶。气微,味甘。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肺、胃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发热;内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内伤出血,清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杓儿菜

    药材名称杓儿菜拼音Sháo ér Cài别名挖耳草、芸香草、毛叶草、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壶、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

  • 山岗稔

    药材名称山岗稔拼音Shān Gǎnɡ Rěn别名山稔、山桃稔、山稔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华夏子楝树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spermum esquirolii (Levl.)Ch

  • 穬麦蘖

    《中药大辞典》:穬麦蘖药材名称穬麦蘖拼音Kuànɡ Mài Niè别名麦芽(《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原形态裸麦,又名:穬麦(《别录》),草麦

  • 对虾壳

    药材名称对虾壳拼音Duì Xiā Ké别名海虾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对虾科动物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对虾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naeus

  • 滇五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五味药材名称滇五味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来源木兰科滇五味Schisandra rubriflora (Franch.)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牛尾蒿

    药材名称牛尾蒿拼音Niú Wěi Hāo别名野蒿、茶绒、紫杆蒿、指叶蒿、水蒿、艾蒿、米蒿出处牛尾蒿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二卷,云"牛尾蒿,初生时与蒌蒿同。唯一茎旁生横枝,秋时枝上发短叶横斜欹舞,如短

  • 箬叶

    《中药大辞典》:箬叶药材名称箬叶拼音Ruò Yè别名辽叶(《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原形态箬竹,又名:篃竹。秆高约75厘米。直径4~5毫米,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

  • 女儿红根

    《中药大辞典》:女儿红根药材名称女儿红根拼音Nǚ ér Hónɡ Gēn别名鸭公青(《草木便方》),鸭公头、消黄散(《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

  • 过路惊

    药材名称过路惊拼音Guò Lù Jīnɡ英文名Fourangled Bred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quadrang

  • 大叶刺篱木叶

    药材名称大叶刺篱木叶拼音Dà Yè Cì Lí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叶刺篱Flacourtia rukam Zoll.Et Moritz.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co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