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凉伞

石凉伞

药材名称石凉伞

拼音Shí Liánɡ Sǎn

别名石狮子、山脑根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凹脉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brunneScen Walk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0.5-1m。小枝灰褐色,略具皱纹。叶互生;叶柄长7-12mm;叶片坚纸质,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广渐尖,基部楔形,长8-14cm,宽3.5-6cm,全缘;侧脉10-15对,常连成断续的边缘脉或一圈彼状脉。复伞形花序或圆锥状聚伞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5-9cm,近顶端有1-2片退化的叶;花梗长约1cm;花萼基部连合达1/3,萼片广卵形,长约1.5mm,具腺点和极细的缘毛,有时被疏锈色鳞片;花瓣粉红色,卵形,具多或少的腺点,长约4mm,里面近基部具细乳头状突起;雄蕊较花瓣略短,达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光端点尖,背部具腺点或无;雌蕊与花瓣等长。果球形,直径67mm,深红色,多少具不明显腺点。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含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樟叶

    药材名称香樟叶拼音Xiānɡ Zhānɡ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2~3.7%。同属

  • 梧桐

    药材名称梧桐拼音Wú Tónɡ别名中国梧桐、国桐、桐麻、桐麻碗、瓢儿果树、青桐皮来源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 破布叶

    《中药大辞典》:破布叶药材名称破布叶拼音Pò Bù Yè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夏、秋采收带幼

  • 柽乳

    药材名称柽乳拼音Chēnɡ Rǔ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中药大辞典》

  • 竹叶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马豆药材名称竹叶马豆拼音Zhú Yè Mǎ Dòu别名铁马豆来源豆科竹叶马豆Lathyrus palustris L. var. linearif

  • 楮叶

    《中药大辞典》:楮叶药材名称楮叶拼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

  • 野大豆藤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药材名称野大豆藤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叶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

  • 山樱桃

    《中药大辞典》:山樱桃药材名称山樱桃拼音Shān Yīnɡ Táo别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BU录》),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闽通志》)

  • 滇车前

    药材名称滇车前别名蛤蟆叶来源车前科滇车前Plantago erosa Wall.,以种子、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

  •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拼音Huā Nán 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