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龙刍根

石龙刍根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根

药材名称石龙刍根

拼音Shí Lónɡ Chú Gēn

出处《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龙刍"条。

性味《陆川本草》:"微苦,凉。"

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治衄血,热郁气胀,腹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失眠:石龙刍鲜茎连根六、七钱,洗净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龙刍根

药材名称石龙刍根

拼音Shí Lónɡ Chú Gēn

英文名Rush root, root of Common Rush

别名灯心草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setchuensis Buchen.[J.setchuensisBuchen.var.effusoides Bu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石龙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多短缩,须根较坚硬。茎细弱,直径0.8-1.5mm,灰绿色,有纵条纹。叶多基生;叶鞘红褐色至棕褐色,长2-5cm,上部有膜质边缘;叶片退化为芒刺状。花序假侧生,聚伞花序,多花或仅有数朵;与茎贯连的苞片直或弯曲,长10-15cm;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长2-3mm,淡绿色,近等长,边缘膜质,排列为2轮;雄蕊3,短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极短,柱头3。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棕褐我,直径约2mm,由于子房内隔膜发育不完全,故为1室。种子偏斜倒卵形,长约0.5mm。花、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沟、道旁的浅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归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淋浊;心烦失眠;鹤膝风;目赤肿痛;齿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各家论述《陆川木草》: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治衄血,热郁气胀,腹痛,小便不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药材名称月桂子拼音Yuè Guì Zǐ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常绿

  • 肥荚红豆

    药材名称肥荚红豆别名鸭公青、青竹蛇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

  • 绳藻

    药材名称绳藻拼音Shénɡ Zǎo别名海麻线、麻绳菜、海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绳藻科植物绳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rda filum(L.) Lamx [ Fucus filum L.]采收

  • 野芭蕉

    药材名称野芭蕉拼音Yě Bā 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树头芭蕉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wilsonii Tutch.[Ensete wilsonii(Tutch.)Cheesm

  • 南方荚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方荚蒾药材名称南方荚蒾别名火柴树、火斋、满山红、苍伴木来源忍冬科南方荚蒾Viburnum fordiae Hance,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白茅针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药材名称白茅针拼音Bái Máo 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

  • 鸡冠子

    《中药大辞典》:鸡冠子药材名称鸡冠子拼音Jī Guān Z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搓出种子,拣去杂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

  • 五凤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凤朝阳草药材名称五凤朝阳草拼音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别名羊肝狼头草、四方盒子草(《贵州民间药物》),风尾参、还阳草、蒿枝龙胆草(《云南中草药》

  • 盐麸木花

    《中药大辞典》:盐麸木花药材名称盐麸木花拼音Yán Fū Mù Huā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鼻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