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铧头草

红铧头草

药材名称红铧头草

拼音Hónɡ Huá Tóu Cǎo

别名走边疆、鸡腿菜、鸡蹬腿、胡森堇菜、鵏鸽腿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acuminata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鸡腿堇菜ViolaacuminataLedeb.多年生草本,高10-40cm。通常无基生叶。根茎较粗,垂直或倾斜,密生多条淡褐色根。茎直立,通常2-4条丛生,无毛或上部有毛。时互生;叶柄下部者较长,上部者较短;托叶大,叶状,草质,通常羽状深裂呈流苏状,或浅裂呈牙齿状;叶片心形、卵状心形或卵形,长1.5-5.5cm,宽1.5-4.5cm,先端锐尖、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钝齿,两面有细短毛或仅叶脉有毛。花淡紫色或近白色,具长梗;花梗细,超出于叶,上部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5,线状披针形,基部有附属物,末端截形;花瓣5,近白色或淡紫色,较小;距通常直,长1.5-3.5mm,呈囊状,末端钝;雄蕊5,花丝短而宽;子房上位,1室,圆锥状,无毛,花柱基部微向前膝屈,向上渐增粗,先端具短喙。蒴果椭圆形,长约1cm,无毛,先端渐尖。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杂木林下、林缘、灌丛、山坡草地或溪谷湿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多皱缩成团。根数条,棕褐色。茎数枝丛生,托叶羽状深裂,多卷缩成条状,叶片心形。有时可见椭圆形蒴果。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表皮下可见1列厚角细胞,断续排列成环,茎的棱角处,有2-3列厚角细胞。皮层薄壁细胞6-8列。维管束环列,韧皮部外方具纤维束,纤维细胞壁不很厚,木化。老茎的束间部分细胞壁亦加厚且木化,而与韧皮部外方的纤维连成一体。髓宽大,有的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

叶表皮特征: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外壁可见细密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形似上表皮,但角质层纹理偶见。气孔生于下表皮,不等式。单细胞非腺毛长91-255μm,先端尖,壁具小疣点。

性味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肺热咳嗽;急性传染性肝炎;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狸肉

    《中药大辞典》:狸肉药材名称狸肉拼音Lí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猫的肉或全体。原形态豹猫,又名:狸(《诗经》),豾狸(《尔雅》郭填注),野猫(《圣惠方》),狸猫。

  • 隔山撬

    药材名称隔山撬别名白首乌[吉林]、白奶奶、豆角蛤蜊、过山飘、无粱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Maxim.) Hemsl.,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润透,切

  • 铜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锣七药材名称铜锣七别名乌龟七来源防己科铜锣七Stephanin herbacea Gagnep.,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主治劳伤。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岩白菜素

    药材名称岩白菜素英文名BERGENINUM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

  • 牛肉

    《中药大辞典》:牛肉药材名称牛肉拼音Ni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原形态①黄牛(《说文》)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

  • 藏羚角

    药材名称藏羚角拼音Cánɡ Línɡ Jiǎo英文名Antelope angle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

  • 蛏壳

    《中药大辞典》:蛏壳药材名称蛏壳拼音Chēnɡ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壳。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喉风急痹。"②《泉州本草》:"治胃病。

  • 粘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粘山药药材名称粘山药拼音Nián Shān Yɑo别名牛尾参、粘狗苕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粘山药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

  • 三钻七

    药材名称三钻七拼音Sān Zuàn Qī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性

  • 钓杆柴

    《中药大辞典》:钓杆柴药材名称钓杆柴拼音Diào Gǎn Chái别名钓鱼竿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小枝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