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

《中国药典》:绵马贯众

药材名称绵马贯众

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

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

别名贯众、贯仲

来源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的干燥根茎叶柄残基。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长7~20cm,直径4~8c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鉴别(1)本品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为1 列外壁增厚的小形细胞,常脱落。下皮为10列多角形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基本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中有单细胞的间隙腺毛,头部呈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周韧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维管束周围有1 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有油滴散在,其外有1~2列中柱鞘薄壁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棕色物与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绵马贯众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取硅胶G10g 、pH7 的磷酸氢二钠-枸橼酸缓冲溶液10ml、维生素C60m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20ml,调匀,铺板,室温避光晾干,50℃活化2 小时后备用),以正己烷-氯仿-甲醇(30:15:1)饱和2 小时后展开,取出,立即喷以0.1% 坚牢蓝BB盐的稀乙醇溶液,在40℃放置1 小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绵马贯众:除去杂质。同时打碎。

绵马贯众炭:取净绵马贯众,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用于虫积腹痛,疮疡。绵马贯众炭止血,用于崩漏。

用法用量4.5~9.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绵马贯众

药材名称绵马贯众

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

英文名Rhizoma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

别名贯众、绵马、野鸡膀子、牛毛黄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绵马鳞毛蕨(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根茎叶柄基部。春、秋季采挖,削去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茎粗大,连同叶柄基部密生褐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5cm;二回羽裂,羽片20~30对,裂片紧密,矩圆形,圆头,几为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两面及叶轴上有黄褐色鳞片。孢子囊群颁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1~4对,囊群盖圆肾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湿地。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似凤梨,长10~20cm,表面密被整齐的叶柄基部以及黄棕色膜状鳞片。叶柄基部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棕黑色,稍有光泽,有不规则纵脊纹;横切面呈圆形或半圆形,淡棕色,近边缘外有细小维管束5~13个,环列。根茎直径1~2cm,淡棕色,横断面有大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气特异,味微涩、苦。

化学成分含绵马精(filmarone),分解产生:绵马酸(filicicacid)BBB、PBB、PBP、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BB、PB、AB;白绵马素(albaspidin)AA、BB、PB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止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屈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屈菜药材名称白屈菜拼音Bái Qū Cài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来源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 白叶花柴

    药材名称白叶花柴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

  • 石通

    药材名称石通别名短尾铁线莲、山木通、红钉耙藤、小木通、链架拐来源毛茛科石通Clematis brevicaudata DC.,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至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小狮子

    药材名称小狮子别名黑果凉伞、小紫金牛、小凉伞来源紫金牛科小狮子Ardisia chinensis Bent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

  •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 鸡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根药材名称鸡根别名黄花远志、鸡肚子果、荷包山桂花、小荷包、桂花岩陀、白糯消、金不换[云南]来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鸡根远志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以

  • 水飞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飞蓟药材名称水飞蓟拼音Shuǐ Fēi Jì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簕来源菊科水飞蓟属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Gaertn.[Carduus

  • 洋草果

    药材名称洋草果拼音Yánɡ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

  • 雁脂

    药材名称雁脂拼音Yàn Zhī别名大雁油、鸿雁油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带。功能主治益气解毒,舒筋活血。

  • 水晶鱼

    《中药大辞典》:水晶鱼药材名称水晶鱼拼音Shuǐ Jīnɡ Yú别名鳡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银鱼科动物太湖短吻银鱼的全体。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