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芭茅果

芭茅果

药材名称芭茅果

拼音Bā Máo Guǒ

别名草果苦芦骨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芭茅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辛;甘;微温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边缘鳞盖蕨

    药材名称边缘鳞盖蕨拼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山棘豆

    药材名称山棘豆拼音Shān Jí Dòu别名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来源豆科山棘豆Oxytropis oxyphyll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陕西、内蒙

  • 马蹄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细辛药材名称马蹄细辛拼音Mǎ Tí Xì Xīn来源薯蓣科马蹄细辛Dioscorea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温。

  • 山甜茶

    药材名称山甜茶别名白菇茶、牛劝须、辣梨茶来源葡萄科山甜茶Ampelopsis cantoniensis (Hook. et Arn.) Pl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 黄栌根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药材名称黄栌根拼音Huánɡ Lú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落叶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柿寄生

    药材名称柿寄生拼音Shì Jì Shēnɡ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白叶不翻

    药材名称白叶不翻拼音Bái Yè Bù Fān别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钩苞大丁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bera delauayi Franc

  • 黄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子药材名称黄蜀葵子拼音Huánɡ 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甘,寒,滑。①《纲目》:"

  • 楮叶

    《中药大辞典》:楮叶药材名称楮叶拼音Chǔ Yè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