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苍蝇草

苍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苍蝇草

药材名称苍蝇草

拼音Cānɡ Yinɡ Cǎo

别名马鞭草

来源豆科苍蝇草Indigofera hancockii Craib,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止痛。主治牙龈炎,跌打疼痛,麻疯。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苍蝇草

药材名称苍蝇草

拼音Cānɡ Yinɡ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韩氏木蓝。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冬采较好,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100~160厘米。幼茎密生白毛,不久即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厘米,有9~17小叶;小叶对生,矩倒卵形,长7~10毫米,阔3.5~6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革质,两面被有散生贴附白毛。总状花序腋生,长约3厘米;花紫色,蝶形,疏生,长7.5毫米;花梗细而短,长不及1.5毫米。荚果直,线形,长3厘米;内有种子数枚。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分布云南。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止痛。治牙龈发炎,跌打疼痛,麻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苍蝇草

药材名称苍蝇草

拼音Shēnɡ Yinɡ Cǎo

英文名root of hancock Indigo, Hancock Indigo

别名马鞭草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绢毛木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digofera hancockii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绢毛木兰 小灌木,高达2m。茎红褐色,幼茎密被白色和褐色平贴丁字毛,后渐无毛,密具皮孔。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6cm,小叶4-8对,对生;叶柄短,基部有托叶;叶片革质,长圆状倒卵形,长7-10mm,宽3.5-6mm,先端钝圆,有小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贴生丁字毛。总状花序胶生,长3-8cm;花萼钟形,外面被毛,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蝶形花紫红色,长约7.5mm;旗瓣长圆形,翼瓣无爪,龙骨瓣先端被毛;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线形,柱头小。荚果线形,直立,长约3cm,内有数颗种子。花期5-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泻火;止痛。主齿龈肿痛;跌打损伤;麻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刀豆根

    药材名称刀豆根拼音Dāo Dòu Gē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豆科植物刀豆的根。性味苦,温。①《医林纂要》:"苦咸。"②《分类草药性》:"性平,无毒。"

  • 猪牙皂

    《中国药典》:猪牙皂药材名称猪牙皂拼音Zhū Yá Zào英文名FRUCTUS GLEDITSIAE ABNORMALIS别名牙皂、小牙皂、眉皂来源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护耳草

    药材名称护耳草别名大奶汁藤、打不死来源萝藦科护耳草Hoya fungi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治风湿跌打,脾肿大,吐血,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大麦苗

    《中药大辞典》:大麦苗药材名称大麦苗拼音Dà Mài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功能主治①《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q

  • 向日葵壳

    药材名称向日葵壳拼音Xiànɡ Rì Kuí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条。功能主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

  • 水将军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将军药材名称水将军别名水莴笋、胃软草、地莴笋来源桔梗科水将军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baculus E. Wi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芒萁骨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 《中药大辞典》:墨药材名称墨拼音Mò别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药以陈久者为佳。性味辛,平。①《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