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菜板

菜板

药材名称菜板

拼音Cài Bǎn

别名节节花、山泽兰大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E.rupestre auct.non(Buch.-Ham.)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约50cm。茎分枝,无毛,被密集的钟乳体。叶互生;叶柄长2-6mm;叶片纸质,斜椭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尾尖,尖头有小齿,基部狭楔形,边缘有小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有短伏毛,钟乳体明显,密生;半离基三出脉。雌雄异株;雌花序约4个簇生,梗长约2.5cm;花托直径约3mm,有密集的花,苞片多数;小苞片匙状线形,长约lmm,上部有毛。瘦果椭圆形,有10条纵肋。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山谷沟边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肝;润肺止咳;消肿止痛。主肝炎;咳嗽;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荆三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荆三棱药材名称荆三棱拼音Jīnɡ Sān Lénɡ别名泡三棱、三棱草来源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 天雄

    《中药大辞典》:天雄药材名称天雄拼音Tiān Xiónɡ别名白幕(《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附子或草乌头之形长而细者。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川乌头"及"草乌头&

  • 榅桲皮

    药材名称榅桲皮拼音Wēn Bó Pí别名榅桲木皮(《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榅桲"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q

  • 榆叶

    《中药大辞典》:榆叶药材名称榆叶拼音Yú Yè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化学成分叶每百克含水分79克,蛋白质6克,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刺盖草

    药材名称刺盖草拼音Cì Gài Cǎo别名大刺盖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粗壮,须根白色。茎直立,具明显纵棱

  • 坡参

    药材名称坡参拼音Pō Shēn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

  • 地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地红子根药材名称地红子根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红子。半常绿

  • 井口边草

    《中药大辞典》:井口边草药材名称井口边草拼音Jǐnɡ Kǒu Biān Cǎo别名凤尾草(《滇南本草》),黑枸杞(《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风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

  • 苋根

    《中药大辞典》:苋根药材名称苋根拼音Xiàn Gēn别名地筋(《石药尔雅》)。出处《石药尔雅》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