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枝

蔷薇枝

《中药大辞典》:蔷薇枝

药材名称蔷薇枝

拼音Qiánɡ Wēi Zhī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枝

药材名称蔷薇枝

拼音Qiánɡ Wēi Zhī

英文名Stem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剪枝,切段晒干。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性味甘;凉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生发。主疮疖,秃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叶木叶

    药材名称粗叶木叶拼音Cū Yè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

  • 海鳗头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原形态海鳗

  • 路边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姜药材名称路边姜拼音Lù Biān Jiānɡ别名姜花、土姜活、山姜活来源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

  • 七里明

    药材名称七里明拼音Qī Lǐ Mínɡ英文名all-grass of Clark's Blumea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七里明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单花鸢尾子

    药材名称单花鸢尾子拼音Dān Huā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单花鸢尾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uniflora Pal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种子,晒干。原形态多年

  •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药材名称双肾草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砒霜

    《中药大辞典》:砒霜药材名称砒霜拼音Pī Shuānɡ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参见"砒石"条。制法《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巴戟天

    《中国药典》:巴戟天药材名称巴戟天拼音Bā Jǐ Tiān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

  • 高粱泡

    药材名称高粱泡拼音Gāo Liɑnɡ Pào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