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蚬壳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别名河蚬

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

生境分部南方各省。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主治反胃吐食,外用治湿热疮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全年可捕。捕得后,入沸水中,壳即张开,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河蚬,又名:扁螺(《隋书》)。

贝壳2片,略呈三角形,大小不一,大者长约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膨起,位于背缘中部。壳外被有壳皮,暗褐色,稍带黄色。壳表面生长纹轮状。壳顶色黑,但多脱去表皮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在中央者最大;侧齿前后各1枚,颇长。外韧带坚强,外套膜厚,外套痕稍弯曲。足大,呈舌状。

本动物的肉(蚬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活于河川、湖沼中,多栖于泥质的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一般贝壳主要地都是无机盐类与一种蛋白质"壳角质"等所成。无机盐类约占95%,大部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磷酸钙(1~2%),碳酸镁(0.5%以下)。壳角质约含1%。

性味①《本草拾遗》:"温。"

②《纲目》:"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化痰,去湿。治反胃吐食,胃痛吞酸,痰喘咳嗽,湿疮、溃疡。

①陶弘景:"止痢。"

②《唐本草》:"治阴疮。"

③《本草拾遗》:"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④《日华子本草》:"疗失精反胃。"

⑤《纲目》:"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咳。烧灰涂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⑥《医林纂要》:"除血热,敛虚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反胃:田螺壳、黄蚬壳,二件不以多少,陈者尤佳,各烧成白灰。每剂用白梅肉四两,田螺壳灰二两,黄蚬壳灰一两。同搜拌令匀作团,用砂合子盛盖了,泥固缝,煅存性,取出碾细。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陈米饮亦得,食前服。(《百一选方》大效散)

②治痰喘咳嗽: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急救良方》)

③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蚬壳

药材名称蚬壳

拼音Xiǎn Ké

英文名shell of freshwater small clam

别名扁螺

出处出自 《本草经集注》。

1.《本草拾遗》:蚬小于蛤,黑色,生水泥中。

2.《纲目》:蚬,溪湖中多有之,其类亦多,大小厚薄不一,渔家多食之耳。

3.《纲目拾遗》:蚬生沙泥中,江湖溪涧多有,其类不一,有黄蚬、黑蚬、白蚬、金口、玉口等名。黄蚬壳薄肉肥,黑蚬壳厚肉薄,又番禺韦涌地方,产无耳蚬,更甘美异常。

来源药材基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bicula fluminea(Mull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捕后入当时水烫死,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河蚬,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而对硬。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被有暗褐色的壳皮,有时稍带黄色。表面生长纹轮状,较老个体壳顶常脱落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中央者最大。足大,呈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河川、湖沼,多栖息于泥质的水底。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贝壳主要含碳酸钙,碳酸镁,壳蛋白(conchiolin)。还含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嗽;祛湿和胃。主痰喘咳嗽;反胃吐食;胃痛吞酸,湿疮;溃疡;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反胃:田螺壳、黄蚬壳,二件不以多少,陈者尤佳,各烧成白灰。每剂用白梅肉四两,田螺壳灰二两,黄蚬壳灰一两。同搜拌令匀作切,用砂合子盛盖了,泥固缝,煅存性,取出碾细。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陈米饮亦得,食前服。(《百一选方》大效散)②治痰喘咳嗽: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 《急救良方》)③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 陶弘景:止痢。

2.《唐本草》:治阴疮。

3.《本草拾遗》: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4.《日华子本草》:疗失精反胃。

5.《纲目》: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咳。烧灰涂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6.《医林纂要》:除血热,敛虚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

  • 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花药材名称冷水花拼音Lénɡ Shuǐ Huā别名水麻叶[四川]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淡

  • 千金花

    《中药大辞典》:千金花药材名称千金花拼音Qiān Jīn Huā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来源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花。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功能主治《本草乘雅半偈》:"以

  • 垂果大蒜芥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

  • 东北堇菜

    药材名称东北堇菜拼音Dōnɡ Běi Jǐn Cài别名堇堇菜、紫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东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mandshurica W.Bckr.[V.patri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海龟

    药材名称海龟拼音Hǎi Guī英文名Chelonia别名绿海龟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mia mydas (Linnaeus)

  • 露兜竻心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心药材名称露兜竻心拼音Lù Dōu Lè Xī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叶芽。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②

  • 地五泡藤

    药材名称地五泡藤拼音Dì Wǔ Pào Ténɡ别名灰毛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家正牛(苗名)。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常

  • 鬼臼叶

    药材名称鬼臼叶拼音Guǐ Jiù Yè别名八角莲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叶。原形态形态详"鬼臼"条功能主治治哮喘,背痈溃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