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行夜

行夜

《中药大辞典》:行夜

药材名称行夜

拼音Xínɡ Yè

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

出处《别录》

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全虫

原形态体呈篦状,长约2厘米。头部突出,有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丝状,11节。大顋大,末端具齿1枚。前胸部长,有黑色的纵纹;翅鞘有黑色斑纹2个和纵线7条;雄虫的翅鞘达于尾端,雌虫则尚露尾节2~3节。胸的下部黄色,腹部黑色。足3对,色黄,形长,适于步行;跗节5节,雄虫前肢的跗节膨大。幼虫体细长而扁,乳白色,头尾细,中部较粗。

成虫栖于石块及朽木下,昼伏夜出,捕食小虫,遇刺激则于肛门腺放出黄色恶臭的气体。

性味《纲目》:"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别录》:"疗腹痛,寒热,利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行夜

药材名称行夜

拼音Xínɡ Yè

英文名Night worm

别名负盘、屁盘、夜行、屁盘虫、放屁虫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拾遗》:屁盘虫有短翅,飞不远,好夜中出行,触之气出也。

2.《纲目》:负盘有三,行夜、蜚蠊。行夜与蜚蠊形状相类,但以有廉姜气味者为蜚蠊,触之气出者为屁盘作分别尔。

来源药材基源:为步行虫科动物虎斑步(虫甲)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ropsophus jessoensis(Moraw).

采收和储藏:春季至秋季捕捉,捕捉时带手套,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原形态虎斑步(虫甲),形似斑蝥。体长14-22mm,宽5-8mm。头部黄色,向前突出。触角棕色,头部中央有一块似三角形的黑斑。复眼黑色,卵形突起。头上散生白色短毛。触角鞭状。前胸背板棕黄色,其前缘、后缘及中央黑色。鞘翅黑色,小盾片棕黑色,两鞘翅的肩胛区各有一块黄斑,鞘翅中部也各有一块较大的黄斑。每个鞘翅各有7条几乎平行纵走的脊。足黄色,胫节及跗节棕色。腿节上有较细的黄色毛,胫节密生棕色大毛,跗节丛生棕红色钉状粗毛,后足胫节末端有两个棕黑色的粗大的刺。前胸及后胸腹板黄色,中胸腹板黑色,腹部腹面黑色,可见7个腹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湿处、田间及石下等处。夏、秋季 夜晚在地面疾走,遇敌时放出黄色臭气自卫。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寒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g。

各家论述《别录》:疗腹痛,寒热,利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毛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毛狗药材名称鸡毛狗拼音Jī Máo Gǒu别名久苓菊、久苓草、地棉花来源菊科鸡毛狗Jurinea potanini Iijin,以带根全草及茎基部绵毛入药。生境分部内蒙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羊靥

    《中药大辞典》:羊靥药材名称羊靥拼音Yá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参见"牛靥&qu

  • 豆根木蓝

    药材名称豆根木蓝别名山扫帚、山花子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以根入药。春秋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轮叶景天

    药材名称轮叶景天拼音Lún Yè Jǐnɡ Tiān别名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来源景天科轮叶景天Sedum verticillat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湖北。功

  • 香薷

    《中国药典》:香薷药材名称香薷英文名HERBA MOSLAE别名香茹、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药材名称藤三七拼音Ténɡ Sān 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 蓝天草

    药材名称蓝天草拼音Lán Tiān Cǎo别名连天草、小肺经草、叶下青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褐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wrightii(Hook.)Ching[Gymn

  • 鱼虱子

    《中药大辞典》:鱼虱子药材名称鱼虱子拼音Yú Shī Zi别名鱼鳖、鱼寄生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原

  • 里白

    药材名称里白拼音Lǐ Bái英文名Glaucous Diplopterygium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