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鄂报春

鄂报春

《全国中草药汇编》:鄂报春

药材名称鄂报春

别名岩丸子[湖北、利川]、四季报春

来源报春花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以入药。

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西藏。

功能主治治腹痛:根泡酒内服。

解酒毒:根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鄂报春

药材名称鄂报春

拼音è Bào Chūn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鄂报春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obconic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或初春来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多细胞柔毛。根茎褐色,多须根。叶柄长10-15cm,被白色或褐色柔毛;叶片卵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cm,宽4-9cm,先端钝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全线或有圆形波状缺刻或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脉被多细胞柔毛。花葶柔弱,高15-30cm;伞形花序通常1轮,花朵每轮多数;苞片绿色,线形;花萼钟状漏斗形,5浅裂,外被短柔毛,开花时长约5mm,花后渐增大,果时长达1cm;花冠高脚碟状,淡紫色或淡红色,长5-20mm,直径约2cm,筒部较萼管长,裂片5,倒心形,先端2裂,平展;雄蕊5,花柱与花冠管部等长。蒴果球形,包藏于萼筒中。花期3-6月,果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林下、水沟边和湿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栽培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暖,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空气流通。耐潮湿、忌暴晒,幼苗不耐高温。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忌碱土。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一般常在采收后立即播种。也可用分株繁殖,于秋、冬进行。

田间管理 在15~20℃温度下,播种后7~10d发芽,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1次移栽分苗,5~6片时定植。生长期,每周施稀薄液肥1次,阳光过强时要适当蔽荫。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不规则圆柱形,棕褐色,周围丛生多数灰白色或灰褐色须状根。质脆,易碎。气微。

性味苦;性凉

归经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解酒毒;止腹痛。主嗜酒无度;酒毒伤脾;腹痛便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泡酒内服,治腹痛,又解酒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万年蒿

    药材名称万年蒿别名白莲蒿来源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

  • 延胡索

    《中国药典》:延胡索药材名称延胡索拼音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 CORYDALIS别名玄胡素、元胡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 黄龙藤叶

    药材名称黄龙藤叶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 Yè别名五香藤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合蕊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

  • 雉子筵

    《全国中草药汇编》:雉子筵药材名称雉子筵拼音Zhì Zǐ Yán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来源蔷薇科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以地上部分入药。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

  • 花椒

    《中国药典》:花椒药材名称花椒拼音Huā Jiāo英文名PERICARPIUM ZANTHOXYLI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

  • 咖啡

    药材名称咖啡拼音Kā Fēi别名咖啡豆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ffeaarabicaL.2.CoffeacanephoraPierre

  • 黄瓦韦

    药材名称黄瓦韦拼音Huánɡ Wǎ Wéi别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 黄果茄

    《中药大辞典》:黄果茄药材名称黄果茄拼音Huánɡ Guǒ Qié别名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野茄果、大苦果(《云南经济植物》)。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