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荞麦

野荞麦

药材名称野荞麦

拼音Yě Qiáo Mài

别名苦荞头、金荞麦荞麦三七、万年荞、铁石子、金锁银开、开金锁、铁拳头、铁甲将军草、野南荞

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Hara.,以根状茎入药。秋季挖根,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淤,健脾利湿。用于咽喉肿痛,肺脓疡,脓胸,肺炎,胃痛,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盗汗,痛经,闭经,白带;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一两,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络石藤、苍朮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加红糖煎服。

(2)野荞麦在上海地区中药店称为开金锁,系由形状而得名。此药过去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近年来发现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肺脓疡(肺痈),疗效很好,但必须隔水炖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则疗效不显。经体会,本品隔水炖出的汁,味很涩,微苦,用治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疗效,可使痰液分泌检减少,咳嗽逐渐减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兴安薄荷

    药材名称兴安薄荷别名野薄荷来源唇形科兴安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 Kud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用法用量1~

  • 小蒜

    药材名称小蒜拼音Xiǎo Suàn别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

  • 天仙子

    《中国药典》:天仙子药材名称天仙子拼音Tiān Xiān Zǐ英文名SEMEN HYOSCYAMI别名莨菪子、山烟、牙痛子、熏牙子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

  • 狭叶垂头菊

    药材名称狭叶垂头菊拼音Xiá Yè Chuí Tóu Jú英文名Narrowleaf Cremanthodium别名垂头菊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狭叶垂头菊的全草。拉丁

  • 鸭胆子

    药材名称鸭胆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归经入大肠经。功能主治治痢,抗疟。用于久痢、休息痢、疟疾。用法用量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治痢,每次用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白细辛

    药材名称白细辛拼音Bái Xì Xīn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

  • 滑背草鞋根

    药材名称滑背草鞋根拼音Huá Bèi Cǎo Xié Gēn别名无茎栓果菊、光叶栓果菊、土蒲公英[广西]来源菊科滑背草鞋根Launaea acaulis (Roxb.)

  • 丁萝卜

    药材名称丁萝卜拼音Dīnɡ Luó Bo别名小山萝卜、苦丁、灰地菜、野莴苣、野苦菜、蛾子草、高脚蒲公英、九刀参、八楞麻[江苏]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 taiwaniana

  • 红孩儿

    《中药大辞典》:红孩儿药材名称红孩儿拼音Hónɡ Hái ér别名石莲、红天葵、虎斑海棠、半边莲、九齿莲、红莲(《广西药植名录》),岩红(《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植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