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金发草

金发草

药材名称金发草

拼音Jīn Fā Cǎo

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Ha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金发草 多年生草本,根头坚硬,须根较粗壮。秆质坚硬,基部被毛茸之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cm,基部径1-2mm,具多节,节被髭毛,上部各节常多回分枝;叶鞘口边缘被纤毛;叶舌短或近于无;叶片线形,长1.5-5.5cm,宽1.5-4mm,先端渐尖,两面均甚粗糙,扁平或内卷。总状花序一枚顶生,细弱,弯曲,乳黄色,长1.3-3cm,宽约2mm;穗轴节间和小穗柄几相等长,先端稍膨大,两侧具细长纤毛;无柄小穗长2.5-3mm,基盘上具柔毛;第1颖扁平,稍短于第2颖,先端截平并具纤毛,具3-4脉,脉上糙涩,第2颖舟形,与小穗等长,近先端边缘处被长纤毛,具一脉并延伸成芒,芒长13-20mm,稍曲折。第1花雄性,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无芒,稍短于第1颖,内稃长圆形,等长或稍短于外稃;雄蕊2,花药黄色;第2花两性,外稃先端2裂,齿间伸出弯曲的芒,内稃与外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子房细小,卵状年圆形,无毛;花柱2,柱头帚刷状;有辆小穗形较小,第1花缺如,第2花或可两性,具1推蕊。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河岸潮湿之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主热病烦渴;黄疸型肝炎;脾肿大;糖尿病;消化不良;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海柳

    药材名称海柳拼音Hǎi Liǔ来源药材基源:为黑角珊瑚科动物日本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pathes japonica Brook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净,晾干。原形态日本黑

  •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药材名称风箱树花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

  •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药材名称荃皮拼音Quán Pí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

  • 野席草根

    药材名称野席草根拼音Yě Xí Cǎo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

  •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药材名称黄堇拼音Huánɡ Jǐn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

  • 藏紫菀

    药材名称藏紫菀拼音Cánɡ Zǐ Wǎn别名青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

  • 葡萄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葡萄叶秋海棠拼音Pú Tɑo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大叶半边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叶秋海棠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dulis Levl.采

  •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采收和储藏: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