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金星蕨

金星蕨

药材名称金星蕨

拼音Jīn Xīnɡ Jué

英文名Glandular Parathelypteris

别名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金星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Aspidium glanduligerum Kunze;Thelypteris glanduligera(Kunze)Chi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40-60cm。根茎长而横生,顶部疏被黄褐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远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基部稍呈黑色并疏被鳞片,上面不浅沟,密被灰白色短针状毛;叶片草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cm,宽5-10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下面被橙黄色球形腺体及短毛,叶轴和羽轴两面有少数短针状密毛,二回羽裂;羽片10-15对,互生,略斜向上,无柄,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1-1.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截形,基部1对不缩短;裂片14-18对,长3-6mm,宽2-2.5mm,先端钝或圆钝,全缘;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单一,基部1对出自中脉基部。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侧脉近先端,靠近叶边;囊群盖大,圆肾形,有灰白色刚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疏林下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烫伤;吐血;痢疾;小便不利;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味苦,性寒。有消炎止血、止痢的功能。用于烧、烫伤、吐血、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实蛀虫

    《中药大辞典》:云实蛀虫药材名称云实蛀虫拼音Yún Shí Zhù Chónɡ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

  • 滇獐牙菜

    药材名称滇獐牙菜拼音Diān Zhānɡ Yá Cài别名走胆药、肝炎草、青叶胆、青鱼胆(《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滇獐牙菜的全草。秋末、冬初采集。洗

  • 福建排草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清曰:"刘海节菊,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花亦无长蕊。"观其附图,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来

  • 白苏梗

    《中药大辞典》:白苏梗药材名称白苏梗拼音Bái Sū Gěnɡ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苏、安徽、四川、

  • 蘽根

    药材名称蘽根拼音Lěi Gēn别名虆根(《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根。性味江西《中草药学》:"甘,平。"功能主治治病后体虚,关节酸痛,跌打损伤。①《别录》:&qu

  • 舞草

    药材名称舞草拼音Wǔ Cǎo别名红毛母鸡草、唱合草、风流草、自动草来源豆科舞草Desmodium gyrans (L.)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及西南地区。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安

  • 叶底红

    药材名称叶底红拼音Yè Dǐ Hónɡ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出处始载于《新

  • 长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花药材名称长春花拼音Chánɡ Chūn Huā别名日日新、雁来红来源为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Vi

  • 僵蛹

    《中药大辞典》:僵蛹药材名称僵蛹拼音Jiānɡ Yǒnɡ出处《中草药通讯》6:5,1972来源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制法取白僵菌在25~28℃下经斜面培养10~12天,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液体扩大

  • 蚌壳草

    药材名称蚌壳草拼音Bànɡ Ké Cǎo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来源豆科蚌壳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