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山竹子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

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

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

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Schefferi Pier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叶山竹子 乔木,高10-15m。树干直径10-15cm;树皮粗糙,棕褐色,有黄色浆汁,在阳光下变黑,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10-20mm,粗约2m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圆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隆起,侧脉28-30,在下面明显凸起。花杂性,异株;雄花序顶生,具花3-6朵;花梗长约10mm;雄花单生,花梗短,四棱形;萼片4,花瓣4,膜质,倒卵状阔椭圆形,长14-15mm,先端宽,基部渐狭;雄蕊多数,4束,雄蕊花丝合生成块状,花药多数,较退化子房长,退化房四棱形;雌花萼片4,花瓣4,子房圆筒形或长圆形,长约10mm,花柱短,肥厚,8浅裂。浆果阔椭圆形,长约3.5cm,宽约3cm,光滑,先端具无柄、扁平、边缘细裂的宿存柱头。种子长圆形或近圆柱状,长1.2-1.3cm,径6-7mm。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丛林中。

资源分布:原产越南北部,我国广东引入栽培。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微苦、涩、性平。有消肿、散热毒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卵叶橐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橐吾药材名称卵叶橐吾拼音Luǎn Yè Tuó Wú别名藏橐吾来源菊科卵叶橐吾Ligularia leesicotal Kitam.,以根入药。生

  • 鹅脚木叶

    药材名称鹅脚木叶拼音é Jiǎo Mù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鱼木,又名:虎王、龙头花、鹅脚木、树头菜、鸡爪菜。落叶无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

  • 优若藜

    药材名称优若藜拼音Yōu Ruò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驼绒藜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toides latens(J.F.Gmel.)RevealetHolmgen[Eurotia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药材名称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

  • 小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火草药材名称小火草别名细火草、天青地白、小火绒草来源菊科小火草Leontopodium forrestianu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

  • 灰藋

    《中药大辞典》:灰藋药材名称灰藋拼音Huī 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

  • 千只眼

    药材名称千只眼别名臭漆、透光草来源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鳞片水麻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ex

  •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药材名称樟树皮拼音Zhānɡ Shù Pí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