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长筒马先蒿

长筒马先蒿

《中药大辞典》:长筒马先蒿

药材名称长筒马先蒿

拼音Chánɡ Tǒnɡ Mǎ Xiān Hāo

别名露茹色尔布(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

来源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5~10月采收。

原形态低矮草本,高10~20厘米。根束生,表皮深褐色。茎单生或丛生,直立,不分枝。基出叶常成密丛,有长柄;茎叶互生;叶片羽状浅裂至深裂。披针形至狭长圆形,裂片5~9对,有重锯齿,齿常有胼胝而反卷。花均腋生;萼管状,齿2枚,掌状分裂,裂片有锯齿;花冠2唇形,黄色,在下唇近喉处有棕红色的斑点2个,花管细长,下唇3个裂片均有明显的凹头。蒴果披针形。种子狭卵圆形。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甸及溪流两旁。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寒,味涩。"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利水,涩精。治水肿,遗精,耳鸣,口干舌燥,痈肿。"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除湿。治肝炎,胆囊炎,小便带脓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长筒马先蒿

药材名称长筒马先蒿

拼音Chánɡ Tǒnɡ Mǎ Xiān Hāo

英文名flower of Punctatelip woodbetony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的全草或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longiflor Rudolph var.tubiformis (Dlot.) Tsoong

采收和储藏:全草5-10月采收,晒干。花夏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原形态长筒马先蒿 一年生低矮草本,高7-15cm。根束生下端渐细成须状。茎短,单位生下端渐细成须状。茎短,单生或丛生,不分枝。叶基出或茎出常成密丛,有长柄,柄在基叶中长1-2cm,在茎叶中较短;叶片羽状浅裂片常5-9对,有重锯齿,齿常反卷,两面无毛。花均腋生,有短梗;萼管状,长1-1.5cm,前方形裂至;花冠黄色,二唇形,在下唇近喉处有2个棕红色斑点;花管细长,外面有毛,3裂,裂片先端均有明显的凹头;花丝均有密毛,花柱明显伸出于喙端。蒴明披针形,长2-2.3cm,基部有梗。种子狭卵圆形,有明显的黑色种阜,具纵条纹,长约2mm。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及溪流两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体少毛。根簇生,表面深褐色,茎短。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或狭长圆形,弱状深裂,浅裂,裂片5-9对,有重锯齿。花萼筒状;花冠黄色。蒴果披针状。气微,味涩。

花皱缩,黄色。萼管状,前方裂约至2/5,齿2枚,裂片有少许锯齿;花冠长5-10cm,花冠及花冠管均被绒毛,上端稍膨,大部分的内面着生雄蕊,先端为半环状卷曲的细喙,喙端指向花喉,近喉处具2棕红色斑点或无。气微得,味淡,微苦。

以色黄、气微得、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涩精止遗。主小儿疳积;食积不化;脘腹胀满;水肿;遗粉;耳鸣;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花研末内服,每次1-1.5g。

各家论述1.《西藏常用中草药》:利水,涩精。治水肿,遗精,耳鸣,口干舌燥,痈肿。

2.《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除湿。治肝炎,胆囊炎,小便带脓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叶艾

    药材名称竹叶艾拼音Zhú Yè ài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苏门白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Eigeronb sumatre

  • 留师蜜

    《中药大辞典》:留师蜜药材名称留师蜜拼音Liú Shī M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蜜蜂科昆虫竹蜂所酿的蜜。性味①《本草拾遗》:"味甘,寒。"②《纲目》:&quo

  • 皂柳根

    《中药大辞典》:皂柳根药材名称皂柳根拼音Zào Liǔ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

  • 惊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药材名称惊风草拼音Jīnɡ Fēnɡ Cǎo别名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来源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

  • 竹沥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药材名称竹沥拼音Zhú Lì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

  • 披麻草

    药材名称披麻草拼音Pī Má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内服催吐,撑骨,祛窃。外用止血,止痛,通窍。

  • 灯心草根

    《中药大辞典》:灯心草根药材名称灯心草根拼音Dēnɡ Xīn Cǎo Gē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及根茎。夏、秋采取。性味《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功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两面刺

    药材名称两面刺拼音Liǎnɡ Miàn Cì别名白马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面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chlorolepis Perak ex Hand.-Mazz.采收和储

  • 买麻藤

    《中药大辞典》:买麻藤药材名称买麻藤拼音Mǎi Má Ténɡ别名买子藤(《广东通志》),驳骨藤(《陆川本草》),大节藤、乌骨风、麻骨风、黑藤、鸡节藤、鹤膝风、小木米藤(《广西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