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雷公连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

拼音Léi Gōnɡ Liá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

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雷公莲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ydrium sinense (Engl.) H. Li.[Epipremnopsis sinensis(Engl)H.Li;Scindapsus sinensis Eng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雷公连,附生藤本。茎较细弱,粗3-5mm,借气生根紧贴于树干上,节间长3-5cm。叶柄上面具槽,基部扩大,长8-15cm,上部有长约1cm的关节,叶柄鞘达关节,撕裂状脱落;叶片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镰状披针形,全缘,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长13-23cm,宽5-8cm,常一侧为另一侧宽的2倍;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侧脉与中肋成30度锐角斜伸,然后弧形上升,边缘连接,细脉网状。花序柄淡绿色,长约5.5cm;佛焰苞肉质,蕾时绿色,席卷为纺锤形,上端渐尖,长约7cm,中部粗2.2cm,盛花时展开成短舟状,近卵圆形,长约8-9cm,黄绿色至黄色;肉穗花序倒卵形,长约4cm,粗约1.8cm,梗长0.5-1cm。花两性,子房顶部五至六边形,柱头无柄;花丝基部宽,长约4mm,药隔线形,药室长圆形,从顶部外向纵裂。浆果绿色,成熟时黄色、红色,味臭。种子1-2颗,棕褐色,倒卵状肾形,长约2mm。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我国特有,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瘀止痛。主风湿麻木;心绞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辛、微苦、性凉。有祛瘀生新、镇痛的功能。用于骨折、跌打、心绞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麻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麻杆药材名称山麻杆拼音Shān Má Gǎn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 Franch.,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及长江流域。性味

  • 悬钩茎

    药材名称悬钩茎拼音Xuán Gōu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悬钩子"条。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茎烧为末服之,主喉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毛果珍珠茅

    药材名称毛果珍珠茅拼音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Ⅱ卷》。来

  • 越南悬钩子

    药材名称越南悬钩子拼音Yuè Nán Xuán Gōu Zi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来源蔷薇科越南悬钩子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根、叶入药。

  • 卫矛

    药材名称卫矛拼音Wèi Máo别名鬼箭羽、麻药[广东]、八树[陕西]、篦梳风[湖南]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根,带翅

  • 冥楂

    药材名称冥楂拼音Mínɡ Zh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 Sinensis别名光皮木瓜、土木瓜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冥楂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 毛足铁线蕨

    药材名称毛足铁线蕨拼音Máo Zú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Bonat's Maidenhair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毛足铁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花叶矮陀陀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