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头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

性味《药对》:"温。"

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①《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疮,重舌,目翳。"

②《本草拾遗》:"主咳嗽,烧为末服之。"

③《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④《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⑤《本草再新》:"发痘疹。"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2钱。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英文名Goldfish head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原形态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性状四季均可捕捞,切取鱼头,洗净,鲜用或烘干。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咳;止痢;敛疮。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未,3-6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未调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沧,重舌,目翳。

2.《本草抢遗》:主咳嗽,烧为未服之。

3.《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4.《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5.《本草再新》:发痘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藦苓草

    药材名称刺藦苓草拼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

  • 白栎

    药材名称白栎拼音Bái Lì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

  • 鲫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药材名称鲫鱼拼音Jì Yú别名鲫、鲋来源鲤形目鲤科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以全鱼(去鳞及内脏)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

  • 羊奶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奶果药材名称羊奶果别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来源胡颓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

  • 野菠菜

    药材名称野菠菜拼音Yě Bō Cài别名酸模、皱叶羊蹄、羊蹄根、野当归、土大黄、野萝卜、牛舌菜、千年不烂心、癣药草、假大黄、连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刺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

  • 杜香

    药材名称杜香别名喇叭茶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化痰,止咳

  • 粗灰钉

    药材名称粗灰钉拼音Cū Huī Dì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毛柄钉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ttarraea stevenii (Libosch.) F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

  • 田高粱

    药材名称田高粱别名褐穗飘拂草、牛毛毡、牛毛草、狗毛草来源莎草科田高粱Fimbristylis fusca (Nees) C. B. Clak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云南、贵州至广东。性味

  • 山海棠

    《中药大辞典》:山海棠药材名称山海棠拼音Shān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云南中草药》),一口血、大麻酸汤杆(《文山中草药》),野海棠、白棉胡

  • 榉树

    药材名称榉树拼音Jǔ Shù别名大叶榉来源榆科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淮河流域至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