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倒水莲

黄花倒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

来源远志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以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黄花吊水莲、观音串(《广西药植名录》),黄花大远志(江西《中草药学》)。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全株。夏、秋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全株有甜味。根粗壮,淡黄色,肉质。树皮灰白色。叶互生;膜质: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具短柄。总状花序顶生,下垂;花黄色,左右对称;萼片5,内面2枚大而花瓣状;花瓣3,下部合生,中央的一瓣较大,呈囊状,近顶端处有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下部合生;子房上位,2室。蒴果阔肾形,扁平。种子有毛,一端平截,一端突起。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②《广西中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③《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水外搽。

复方①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

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③治贫血:黄花大远志、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外伤出血:黄花倒水莲鲜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花倒水莲

药材名称黄花倒水莲

拼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英文名root of False-yellowflower Milkwort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用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湖南民间用黄花倒水莲根,浸于吃水缸中,防治黄病。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falax Hemsl.[P.aureocauda Dunn]

采收和储藏: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花倒水莲 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肉质,味先甜后苦;茎灰色,有浅褐色斑点;枝圆柱形,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9-14mm,上面具槽,被短柔毛;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卧每边8-9条。花两性,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15cm,直立,花后延长,可达30cm,下垂,被短柔毛;花长15-17mm;萼片5,早落,均具缘毛,外萼片3枚小,不等大,中间1枚盔形,其余2枚卵形至圆形,长达3mm,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3枚,纯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基部向萼面呈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雄蕊8枚,长约10-11mm,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都具环状花盘,花柱长8-9mm,先端呈2浅裂状喇叭形,柱头具短柄。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直径1-1.4cm,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具缘毛。种子圆形,直径4mm,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种脐端具一顶端突起的种阜。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后采收成熟种子,放通风处晾干后,放入布袋置通风凉爽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点播,行距20cm,种子株距5cm,覆土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立即揭草并搭棚或插芒萁遮荫。当苗高30cm左右时,选阴雨天气移植。按行株距50cm×150cm穴栽定植。

田间管理 定植1-2年内,可间种芋头或沙姜等作物,3年后,每年除草3-4次,夏、冬季各施1次草木灰或有机肥。

性状性状鉴别 根粗大,肥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黄色,味略苦。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质薄,多皱缩,完整叶呈窄长方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或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毛短柔毛。气微,味淡。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散瘀通络。主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有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急慢性肝炎: 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③治贫血: 黄花大远志、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④治外伤出血: 黄花倒水莲鲜叶, 捣烂敷患处。 (《广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 祛风,去湿,止痛。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肤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3.《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 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角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七药材名称牛角七别名黑羌活、肉五加来源五加科牛角七Aralia apioides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 皱叶鼠李

    药材名称皱叶鼠李拼音Zhòu Yè Shǔ L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皱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rugulosa Hemsl.采收和储藏:果熟后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皱

  • 飞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廉药材名称飞廉拼音Fēi Lián别名大蓟、刺盖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藏飞廉C. acanthoides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花

  • 倒赤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赤伞药材名称倒赤伞拼音Dǎo Chì Sǎn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

  • 四照花

    药材名称四照花拼音Sì Zhà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叶、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japonica(DC.)Fang var.chinensis(

  • 鹅掌金星草

    药材名称鹅掌金星草拼音é Zhǎnɡ Jīn Xīnɡ Cǎo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百草镜》),独脚金鸡(《纲目拾遗》),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贵州民间方药集》),鸭脚珠、鸭脚掌、三

  • 黑升麻

    药材名称黑升麻拼音Hēi Shēnɡ M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糙叶斑鸠菊的根。秋季采集。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密被柔毛,少分枝,叶互生,有短柄;椭圆状披针形

  • 桐木

    药材名称桐木拼音Tónɡ Mù出处《纲目》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化学成分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葡萄糖甙

  • 饱饭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饱饭花药材名称饱饭花拼音Bǎo Fàn Huā别名小叶珍珠花、乌饭子、米饭花来源杜鹃花科饱饭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以枝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荛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荛花药材名称荛花拼音Ráo Huā别名山皮条、白色矮陀陀、半边梅、竹腊皮、铁扇子来源瑞香科荛花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Meisn.,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