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黄汤

三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三黄汤

药方名称三黄汤

别名《千金》三黄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篇·附方》)。

处方麻黄3.5克黄耆1.5克黄芩2.2克独活3克细辛1.5克

制法上五味,嚼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为两次服。一服小汗,再服大汗。

心中热,加大黄1.5克;胀满,加枳实1克;气逆,加人参2.2克;心悸,加牡蛎2.2克;渴,加栝楼2.2克;先有寒,加八角附子2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黄汤

药方名称三黄汤

处方大黄9克黄芩6克甘草3克栀子27枚

制法上四味,嚼咀。

功能主治治下焦热结,不得大便。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60毫升,分三次服。

若大便秘甚,加芒消28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猜你喜欢

  • 肝胆两抒汤

    药方名称肝胆两抒汤处方龙胆草2钱,柴胡1钱,当归5钱,金银花1两,炙甘草2钱,甘菊2钱,半夏1钱5分,白芍5钱,丹皮3钱,黄葵花1钱5分,白蒺藜2钱。功能主治眉疽。用法用量眉疽一生,宜速治,数剂即消,

  • 金樱子丸

    《直指》卷十:金樱子丸药方名称金樱子丸处方真龙骨1两,厚牡蛎(煅)1两,桑螵蛸1两。制法上以雄黑豆1盏淘湿,将前三件置豆上蒸半日,去豆,焙三件为末,入白茯苓1两(末),金樱子49枚,去刺并瓤蒂,洗净捶

  • 知母汤

    药方名称知母汤处方知母6克 贝母9克 干葛9克 芍药9克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制法上药八味,切。功能主治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用法用量以水

  • 犀黄丸

    药方名称犀黄丸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处方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洗眼紫金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眼紫金膏药方名称洗眼紫金膏处方朱砂(别研)、乳香(别研)、硼砂(别研)、赤芍药、当归(洗.焙),各一分;雄黄(研飞)二钱,麝香(别研)半钱,黄连(去须)半两。炮制

  • 感冒汤

    药方名称感冒汤处方厚朴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芷1钱,桔梗1钱,茯苓1钱,甘草5分,姜3片,葱白3寸。功能主治时症恶寒发热,身痛头晕,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腹胀,加腹皮;恶心,加藿香;头痛

  • 加减调胃承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黄连、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内伤湿热膏梁,口臭,牙齿动摇欲落,或血出不止。用法用量水调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七

  • 甘遂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甘遂散药方名称甘遂散处方甘遂末3克制法用猪心血和匀。将猪心切开,入末于内,用线缚定,湿纸包,煨熟取药,入辰砂末3克和匀,分作4丸。功能主治治癫病。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所煨猪心煎汤

  • 吴婆散

    药方名称吴婆散处方黄柏(蜜炙)黄连(微炒)桃根白皮各0.3克木香厚朴(姜汁炙)丁香槟榔各3克芜荑(去皮)0.3克没食子4.5克 楝根白皮0.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疳泻不止,日夜无度,渐渐羸瘦

  • 马齿散

    药方名称马齿散处方马齿菜1两(干者),木香1分,印成盐1分,丹砂1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甲疽。用法用量日3-4度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