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交泰丹

交泰丹

《叶氏女科》卷四:交泰丹

药方名称交泰丹

处方地黄2两,山茱萸(去核,酒炒)1两,淮山药1两,牡丹皮(酒洗)7钱5分,远志肉(甘草汤泡)7钱5分,泽泻(酒浸1宿,晒干)7钱5分,石菖蒲桑枝拌蒸)7钱5分,茯神(蒸)7钱5分,龙骨(煅,酒淬,水飞)5钱,龟版(酒浸,炙)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培后天之基址,滋先天之化元;补而能通,泻而寓益。主鬾病。

用法用量月内小儿服1分,逐月加1分,周岁服1钱2分,2岁服1钱5分,3岁服2钱,5岁以后服3钱,俱以开水调下,与神机丹间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四

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交泰丹

药方名称交泰丹

处方黑铅1两,硫黄3钱,水银3钱,天浆子21个,蜈蚣1条,朱砂2钱,附子(炮,去皮脐)2钱,铁液粉2钱,全蝎1钱,蛇肉(酒浸,去骨)1钱,麝香半钱,槐枝2寸,柳枝2寸(细细锉,同铅入铫子炭灰上煅,别将槐柳枝各1茎不住手打,旋入硫黄,冷,次入水银煎为沙子为度,地上出火气)。

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镇坠。主小儿因吐泻之后,变成慢(敬鸟),累服热药,上热下冷,涎鸣气粗,服药虽多,止在膈上,不入中,此药治虚阳潮上,发搐来去。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米饮汤送下。如病热速,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1丸,薄荷汤化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

猜你喜欢

  • 急构饮

    药方名称急构饮处方积雪草、蕺菜(并生用)、青黛。制法上先杵积雪草、蕺菜,绞取汁各半合,入青黛5分拌匀。功能主治惊风,瘀毒冲胸上窜,搐搦不已。用法用量数灌之。加牛黄亦良。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十

  • 黑芝麻粥

    药方名称黑芝麻粥处方黑芝麻25克 大米适量制法将黑芝麻捣碎,大米淘净,加水适量煮粥。功能主治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以及老年体衰眩晕消瘦、便躁、须发早白等。用法用量每日2~3次,或经常佐餐食

  •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别名滋阴八味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卷二十七)、知柏八味丸(《笔花医镜》卷二)。处方熟地黄240克山茱萸(去核)山药各120克牡丹皮白茯苓泽泻

  • 半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药方名称半黄丸处方黄芩45克 南星 半复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治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冷时,其脉洪滑者。

  • 赤芍药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赤芍药散药方名称赤芍药散处方赤芍药、桂心、甘草(炙)、防风(去叉)、川芎,各一两。川乌(炮裂.去皮脐.二两)。功能主治治风入腹,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阴缩,手足厥冷,

  • 至宝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药方名称至宝丹处方生乌犀屑(研)、朱砂(研.飞)、雄黄(研.飞)、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两。麝香(研)、龙脑(研),各一分。金箔(半入药.半为衣)、

  • 八将丹

    《疡科心得集》卷下:八将丹药方名称八将丹处方西黄0.9克冰片0.9克蝉蜕(烘)7枚 大蜈蚣(炙)7条麝香0.9克 山甲(炙)7片 全虫 (炙)7个五倍子(焙)9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提毒,枯腐。

  • 黑铅丹

    药方名称黑铅丹处方(出山)黑铅1斤(将2蚕砂炒成末),青盐6两,没食子4两,升麻2两,石膏8两,香附子4两(炒焦黑),槐角子6两(炒为末)。制法先将柳木作锤,擂炒铅砂成灰末,加药6味共为末,铅盒收起。

  • 里托散

    药方名称里托散处方黄耆、甘草、金银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疬子疮。用法用量每服5分,用酒1盏、水1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 二仁通幽汤

    药方名称二仁通幽汤处方桃仁、郁李仁、归尾、小茴、红花、制大黄、桂枝、川楝子。功能主治脉实,久病瘀热在血,胸不爽,小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用法用量《重订通俗伤寒论》:血胀,多因络瘀,或早服截疟药,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