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世医得效方》卷五: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和中化痰。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嵩崖尊生》卷八: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草、神曲山楂麦芽

功能主治脾弱。方食已即困欲卧。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嵩崖尊生》卷十五: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草、柴胡黄芩

功能主治脾虚唇动。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医门八法》卷二: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党参5钱,白术3钱,茯苓2钱,炙草1钱,陈皮1钱,法夏1钱,乌梅5个。

功能主治健脾,暖肾,敛肝。主痰饮。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为引,送服四神丸1钱5分。

各家论述治痰饮者,健脾、暖肾、敛肝,盖缺一不可矣。宜六君子汤重加乌梅,送四神丸。六君子汤健脾者也,四神丸暖肾者也,乌梅敛肝者也。此筹思再四,曾施而已效者也。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回春》卷三: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1钱,白术(去芦)1钱,茯苓(去皮)1钱,白芍(炒)1钱,山药(炒)1钱,当归1钱,藿香5分,砂仁5分,莲肉10粒,乌梅1个,半夏(姜汁炒)8分,陈皮8分,甘草3分,炒米100粒。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久病胃虚呕吐。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回春》卷二: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7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制)1钱,香附1钱2分,木香5分,砂仁5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食厥。因过于饮食,胃气自伤,不能运化,致昏冒者。

用法用量先用姜、盐汤多灌,探吐之后,服六君子场。

摘录《回春》卷二

《片玉痘疹》卷八: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炒)、白茯苓甘草(炙)、黄耆(炙)、陈皮半夏神曲(炒)、木香砂仁升麻(酒炒)。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之后,能食而泄泻者。

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曲、没石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弱,生风多困。

用法用量水7分盏,加冬瓜子少许,同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白茯苓甘草山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进食,辟邪气。主伤寒汗、下之后,将见平复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如渴,加干葛、乌梅;大便自利,加陈皮厚朴砂仁、肉豆蔻;余热,加银柴胡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

《嵩崖尊生》卷八: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黄耆、炙甘草、枣仁。

功能主治年高不寐。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得效》卷五: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甘草、白茯苓白术、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厚纸盛,压去油)、诃子(煨,去核)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红枣2个,水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

摘录《得效》卷五

《济生》卷七: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橘红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脾脏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七

杨氏家藏方》卷六: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别名六物汤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陈橘皮(去白)、人参(去芦头)、白术、白茯苓(去皮)、半夏(汤洗7遍,切作片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脾寒不嗜食,服燥药不得者;痰气上攻,头眩日晕,呕吐,胸膈不快;及痰疟潮作,寒热往来,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六物汤(《普济方》卷一六四)。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改为党参,制成丸剂,名六君子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注意真阴亏损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

临床应用1.泻痢《寿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急,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三剂而愈。

2.吞酸《寿世保元》: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3.眩晕痞闷《张氏医通》:缪某,偶因小愤,遂致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致。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丹溪心法》卷四: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一方加半夏)。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白茯苓1两半,当归1两半,黄耆1两半,白扁豆1两半,甘草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便血不止,脾胃虚寒,饮食不进,身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金莲酒

    药方名称金莲酒处方黄连5钱。功能主治大便下血如流水不止。用法用量金华酒煎服。摘录《良方合璧》卷上

  • 补阴平肺汤

    药方名称补阴平肺汤处方黄柏(盐水炒)1钱半,知母1钱半,当归(酒洗)1钱半,白芍药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五味子15粒(捶碎),生地(姜酒炒)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阴虚火自下逆上而喘。用法用量

  • 神仙飞步丹

    药方名称神仙飞步丹处方苍术240克草乌120克(不去皮、尖)杜芎 香白芷各60克制法上药哎咀,用生姜120克,连须葱120克,捣细,和前药拌匀,以瓷器筑药于内令实,纸封瓶口,勿令出气。功能主治治风湿瘫

  •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卷三:复元活血汤药方名称复元活血汤处方柴胡15克瓜蒌根当归各9克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6克大黄(酒浸)30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制法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疏肝通

  • 参蝎膏

    药方名称参蝎膏处方天浆子、天竺黄、人参、朱砂、全蝎、天麻、蝉壳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定心神。主小儿胎惊。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银汤送下。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 灵应必消散

    药方名称灵应必消散别名灵应必效散处方草乌5钱,川乌5钱,白芷5钱,花椒1钱,山奈3钱,麝香4分,贝母3钱,大黄3钱,蟾酥1钱(晒研)。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再研极细,瓷瓶收贮。功能主治一切痰核,无名肿毒

  • 大效黄耆汤

    药方名称大效黄耆汤处方绵黄耆(打扁,2寸许,切,以汤炮蜜1大匙,浸半日,控干,焙黄色)1两,官桂8钱(去粗皮,不见火),川当归(用生地黄汁浸,焙干,汁多尤妙),白芍药(以童子小便浸少时,焙干)1两,败

  • 七星剑

    药方名称七星剑处方野菊(嫩头)苍耳头豨莶草半枝莲地丁草各9克麻黄3克 草河车6克功能主治治疗疮初起,憎寒作热,恶心呕吐,股体麻木,痒痛非常,心烦作躁,甚或昏愦者。用法用量上药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

  • 虫牙散

    药方名称虫牙散处方雄黄5钱,荜茇8钱,上冰片8分。制法上为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牙齿虫蛀作痛用擦之。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 消障汤

    药方名称消障汤处方土白术10克,杭白芍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青葙子12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车前子10克,石决明15克,决明子15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15克,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