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汤

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鸡苏叶荆芥桔梗(炒)防风(去钗股)牛蒡子(隔纸炒)甘草(炙)各30克人参(去芦)15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点服。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30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麻症集成》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薄荷荆芥、力子、元参、瓜蒌防风桔梗连翘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麻症因于脾肺火热风邪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济生》卷五: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防风1两,鸡苏叶1两,桔梗1两,牛蒡子1两,荆芥穗1两,川升麻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上膈壅热,口苦咽干,痰唾稠粘,心烦喜冷,咽喉生疮疼痛,一切上壅之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五

《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别名利膈散

处方鸡苏叶1两,荆芥穗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杈股)1两,牛蒡子(隔纸炒)1两,甘草1两(炙),人参半两(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轻清解散。主虚烦上盛,脾肺有热,咽喉生疮,腹痈脐中出脓,失护进风,角弓反张。

用法用量利膈散(《医统》卷二十一)。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1两。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药也。咽痛咽疮,由于火郁,桔梗甘草,甘桔汤也,辛苦散寒,甘平除热,为清膈利咽之要药;加薄荷荆芥防风以散火除风;加牛蒡子以润肠解毒,火者元气之贼,正气虚则邪火炽,故又加人参以补虚退热。

摘录《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

猜你喜欢

  • 乳蜜汤

    药方名称乳蜜汤处方牛乳700毫升(无则用羊乳)白蜜100毫升当归人参独活各9克大枣20枚甘草桂心各6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用法用量纳诸药于乳、蜜中,煮取3

  • 茶实丸

    药方名称茶实丸处方茶实(生熟者佳)、百合根、矾石各等分。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喘急塞迫欲死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白汤送下。摘录《续名家方选》

  • 巴豆丸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巴豆丸药方名称巴豆丸处方巴豆仁20枚(熬,去心皮),杏仁100颗(去皮尖两仁,熬),牵牛子5合(熬),葶苈子6合(熬),大枣60个(擘,去核)。制法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为丸,如

  • 柴胡天水散

    药方名称柴胡天水散处方柴胡2钱,黄芩2钱,人参2钱,甘草1钱,滑石2钱半。功能主治中暑。咳嗽寒热,盗汗不止,脉数。用法用量加竹叶10片,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统旨》

  • 加减当归补血汤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补血汤处方当归30克(酒洗)黄耆30克(生用)三七根末9克桑叶14片功能主治补血止血。治妇人年老血崩。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二至四剂。注意须断欲。备注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荆,三七根乃止

  • 茯苓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茯苓散药方名称茯苓散别名赤茯苓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处方赤茯苓30克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30克(汤洗,去白、瓤,焙)芎藭15克白术15克人参30克(去芦头)制法

  • 经验加麒麟乳香膏

    药方名称经验加麒麟乳香膏处方南乳香1两,没药半两,松脂5两,天台乌药1两,木鳖子3钱(用仁去皮,2钱),当归3钱,赤芍药3钱,小油2两,血竭3钱。制法上药除乳香、没药、松脂、血竭等4味外,用前项小油浸

  • 大水银珠丹

    药方名称大水银珠丹处方黑铅(炼10遍)3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10两,水煮半日,候冷,取甘草细研),水银3两,铁粉3两,朱砂(飞)半两,腻粉(研)1两,天南星(炮,为末)3分。制法上为细末

  • 艾附汤

    药方名称艾附汤处方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片),熟白艾1两,川姜7钱(炮,洗)。功能主治脏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蓟菀汤

    药方名称蓟菀汤处方小蓟、紫菀、丹皮、桃仁、滑石、贝母、桑皮、枳壳、甘草、栀子、白芍。功能主治清上化痰去瘀。主咳嗽,吐红痰挟瘀血,上盛下虚。各家论述方中小蓟、紫菀、丹皮、桃仁、滑石消瘀;贝母、桑皮、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