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升麻汤

加减升麻汤

《种痘新书》卷四:加减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汤

处方升麻1钱,防风6分,桔梗5钱,川芎5钱,陈皮5钱,牛蒡8分,连翘8分,山楂8分,柴胡8分,蝉退4分,赤芍6分,甘草3分,木通5分。

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外感风寒,憎寒壮热,咳嗽流涕,体性旺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永类钤方》卷十一:加减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汤

处方升麻、粉葛、白芍桔梗羌活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伤风寒温疫,头痛寒热,斑疮未发,疑似之间。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痘疹会通》卷三:加减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汤

处方升麻赤芍、干葛、甘草前胡防风桔梗紫苏

功能主治无论痘与非痘,但见身热头痛,呵欠烦闷,睡中惊悸,嚏喷眼涩,鼻出清涕,耳凉骫凉,手足酸软者。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1片,葱白2寸,煎服。微汗为度。

身热壮甚,腹胀喘满,加麻黄;惊搐时发,加木通、生地;烦渴,加花粉、黄芩,调辰砂郁金散3钱;衄血,加犀角、栀炭;便血,加桃仁、川连;溺涩,加木通车前大腹皮;闭结,加枳壳、川朴;秘结气喘,壮热烦躁,面目浮肿,舌苔甚粗,身热恶寒,四肢厥冷,加千里马;失血干呕,加芩、连、犀角;泄泻,加猪苓泽泻;谵语狂妄,加石膏知母,调辰砂郁金散;喉痛,加牛蒡子、元参、荆芥;咳嗽,加杏仁枳壳;腹膨呕泻,鼻酸,加山楂、川朴、六曲;腹痛,加青皮木香;腰痛,加羌活独活

摘录《痘疹会通》卷三

猜你喜欢

  • 防俭饼

    药方名称防俭饼处方栗子、红枣、胡桃、柿饼。制法四果去核皮,于碓内一处捣烂揉匀,捻作厚饼,晒干收之。功能主治救荒辟谷。主摘录《寿世保元》卷十

  • 神吸散

    药方名称神吸散处方鹅管石(火煅,好醋淬七次)3克 余粮石(火煅,醋淬七次)3克 粉草0.9克 枯白矾1.5克石膏(煅)1.5克款冬花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新久咳嗽、哮吼、喘急。用法用量每次1

  • 瘰疬敛口膏药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瘰疬敛口膏药药方名称瘰疬敛口膏药处方蛤蟆皮2个(要活剥者)鼠皮2张蛇蜕2条蜂房(大者)1个制法上四味,俱煅灰,将水胶30克,用井花水50毫升化开后,加蜜30克,蜈蚣煎麻油30毫升

  • 萆薢丸

    《圣济总录》卷十九:萆薢丸药方名称萆薢丸处方萆薢山芋牛膝(去苗,酒浸,焙干)泽泻各30克 生干地黄(焙)75克白术15克茵芋蛴螬(微炒)干漆(炒姬出)狗脊(去毛)车前子天雄(炮裂,去皮、脐)各75克制

  • 掺耳抵圣散

    药方名称掺耳抵圣散处方瓜蒂半两,麝香半两(研),地龙半两,地丁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耳重。用法用量每以少许掺耳内。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 半夏南星白附丸

    药方名称半夏南星白附丸处方半夏、南星、白附各等分。制法上药生用,为未,水为丸,以生面为衣,阴干。功能主治痰眩冒,头痛,恶心,吐酸水。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大惊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大惊丸药方名称大惊丸处方蛇黄(火煅,醋淬九次,研飞)6克 青礞石(研)3克朱砂(研飞)9克 虾蚂灰雄黄各3克铁粉(研)7.5克制法上药研匀。用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红粉生肌膏

    药方名称红粉生肌膏处方红粉5g(又名红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药均匀调成膏,加消毒纱布制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瘘管管壁瘢痕组织及不良肉芽组织。主慢性顽固创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外用。

  • 揩齿细辛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揩齿细辛散药方名称揩齿细辛散处方细辛(去苗叶)1两,藜芦(去芦头,烧)1两,莽草半两,曲头棘(烧灰)半两,东墙衣(炒)半两,盐花(研)3合,荞麦面(炒)3合。制法上为散,取细。功

  • 和解导水汤

    药方名称和解导水汤处方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木瓜、木香。功能主治风湿两伤,通身水肿轻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