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建中汤

加味建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参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木瓜饴糖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寒湿霍乱转筋。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饴2匙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心半两,白芍1两,炙甘草2钱半,吴茱萸5钱,当归5钱,延胡5钱,丹皮5钱。

功能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黄耆建中汤加当归琥珀木香

功能主治女人虚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直指》卷九: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1钱,黄耆各1钱(蜜炙),白芍药2钱,肉桂(去粗皮)1钱,甘草7分,当归(酒洗)1钱。

功能主治诸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半,加炒浮小麦1撮,煎8分,去滓,入始少许,再煎温服。

摘录《直指》卷九

《杂病证治新义》: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党参黄耆当归、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虚黄,面色萎黄,精神怠倦,小便清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建中补血之剂。以仲景桂枝汤调中和营,参、耆、当归补血,而为用于血虚发黄之良方。以药理论,本方所用党参,经现代研究有优良之补血作用,故可用于溶血性贫血性黄疸。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猜你喜欢

  • 大鳖甲汤

    《千金》卷七:大鳖甲汤药方名称大鳖甲汤处方鳖甲2两,防风1两,麻黄1两,白术1两,石膏1两,知母1两,升麻1两,茯苓1两,橘皮1两,芎?1两,杏仁1两,人参1两,半夏1两,当归1两,芍药1两,萎蕤1两

  • 接骨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骨散药方名称接骨散处方定粉、当归,各一钱;硼砂一钱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从高堕下,马逐伤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接骨续筋,止痛活血。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煎苏木

  • 加减藿香正气散

    《医便》卷二:加减藿香正气散药方名称加减藿香正气散处方藿香4.5克白芷川芎紫苏叶半夏苍术各3克白术白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各2.4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疠,山岚

  • 鳖头散

    《普济方》卷四○○引《圣惠》:鳖头散药方名称鳖头散处方鳖头1个(烧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尸注诸疾。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新汲水调下。摘录《普济方》卷四○○引《圣惠》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普

  • 黄连涤暑汤

    药方名称黄连涤暑汤处方黄连1.5克黄芩3克栀子4.5克连翘4.5克葛根6克茯苓6克半夏3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中暑,热邪内犯君主,猝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 黄金露

    药方名称黄金露处方鸡子白7分,洎夫蓝7分,人乳汁16钱。制法上调匀。功能主治焮痛眼,羞明怕日。用法用量点眼中。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加味知柏地黄汤

    《会约》卷十二:加味知柏地黄汤药方名称加味知柏地黄汤处方熟地4-5钱,枣皮钱半,山药钱半,茯苓钱半,当归钱半,白芍(酒炒)钱半,丹皮1钱,麦冬1钱,知母1钱,黄柏1钱,泽泻8分,五味3分。功能主治阴虚

  • 调经至宝汤

    药方名称调经至宝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药(酒炒)2钱,熟地黄2钱,川芎2钱,人参1钱,吴茱萸(炒)1钱,丹皮1钱,半夏(制)1钱,阿胶1钱,麦冬1钱5分,肉桂5分。功能主治赤白带下,崩漏淋沥,恶寒发热,

  • 金虎汤

    药方名称金虎汤别名金骨汤处方金1斤,虎头骨1枚。功能主治辟恶气。主小儿惊。用法用量金骨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摘录《千金》卷五

  • 艾附暖宫丸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g续断60g性状为深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