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核膏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化核膏

药方名称化核膏

处方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僵蚕红花大黄荆芥防风各120克 制木鳖油250克 炒黄丹适量丁香油6克麝香6克 苏合油30克

制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捞去不用;再入何首乌藤叶至苍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连翘防风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滤油去滓;加木鳖油、铅丹,慢入慢搅,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苏合油搅匀,退火气,摊成膏。

功能主治治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外科全生集》:化核膏

药方名称化核膏

处方菜油4斤,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26枚。

制法后3味入油锅熬至枯,浮油面,取出;再入新鲜首乌藤叶半斤,甘菊根半斤,薄荷半斤,牛蒡半斤,苍耳半斤等草,武火熬至草枯,出渣,俟油冷,再入连翘4两,元参4两,苦参4两,白蔹4两,白芥子4两,僵蚕4两,水红子仁(各捣碎)4两,大黄4两,荆芥4两,防风4两,浸1宿,熬至黑枯,以油沥清,见过斤两,加制木鳖油半斤,配炒黄丹慢入慢搅,搅匀,文火再熬,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为度;再加入丁香油2钱,麝香2钱,苏合油1两,搅匀,退火。

功能主治瘰疬,结核,恶核。

用法用量凡瘰疬结核恶核,此膏贴即暗消,但毒根不除,必以子龙丸日服三次,外用膏贴,方可除根,以杜后发。

注意无结核者忌用。

摘录外科全生集

猜你喜欢

  • 抱龙丸

    《中国药典》:抱龙丸药方名称抱龙丸处方茯苓50g赤石脂25g 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陈皮25g厚朴25g薄荷31g紫苏叶31g僵蚕(姜制)31g山药25g天竺黄38g檀香25g白芷25g砂仁25g

  • 鲮鲤甲贴熁膏

    药方名称鲮鲤甲贴熁膏处方鲮鲤甲(涂醋炙)3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生地黄汁、面1匙,附子(生,去皮脐)1两,生姜汁。制法上除汁外,捣为细末,热暖地黄、生姜汁调散5钱匕,令匀,摊于绢上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救脑汤

    药方名称救脑汤处方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养血。治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细辛、蔓荆为祛风邪、治头痛之要药,得辛夷之导引,则直

  • 人参定喘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定喘汤药方名称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僸。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刷炙)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入

  • 安息丸

    《普济方》卷二二○:安息丸药方名称安息丸处方附子2个(重6钱,以火炮裂,去皮脐),胡芦巴(洗淘净)2两,白茯苓(去皮)2两,安息香(酒洗化下,滓酒浸作糊丸药)2两,桃仁(麸炒,去皮)2两,苁蓉(酒浸,

  • 姜汁牛奶

    药方名称姜汁牛奶处方鲜牛奶200克生姜汁10克 白糖20克制法将鲜牛奶、生姜汁、白糖混匀,煮沸后即可。功能主治益胃,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不能进食者。用法用量温热服,每日2次。摘录《经验方》

  • 加减大紫草散

    药方名称加减大紫草散处方紫草、人参、茯苓、黄耆、白术、芍药、川芎、当归、甘草、糯米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白痘。用法用量每服4-5钱,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滑血散

    药方名称滑血散处方赤芍药(酒浸,炒)3钱,当归尾(酒炒)3钱,川芎3钱,紫草3钱,红花3钱,血竭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虚血滞,或出迟或倒靥,灰白不红,或黑而焦。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

  • 椒目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椒目散药方名称椒目散处方麻黄根椒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盗汗,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食后用酒加温调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赤水玄珠》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