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茸养元膏

参茸养元膏

《饲鹤亭集方》:参茸养元膏

药方名称参茸养元膏

处方甘草2两,牛膝1两,鹿茸8钱,生地8钱,熟地8钱,淡苁蓉8钱,菟丝子8钱,川附8钱,川断8钱,麦冬8钱,远志8钱,蛇床子8钱,虎骨8钱,精珠(即穿山甲)8钱,宵花8钱,方八(即番木鳖)2钱,木香2钱。

制法麻油2斤煎之,再入安桂8钱,乳香4钱,赤石脂4钱,阳起石5钱,龙骨3钱,公丁香2钱,沉香2钱,鸦片2钱,倭硫4两,松香6两,黄蜡6两。上为末收膏。

功能主治助元阳,补精髓,通血脉,镇玉池。养气保元,种子毓麟,待妇女经后去膏则可成孕。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腰膝疼痛,半身不遂,膀胱疝气,带浊淋沥,阴痿不起。

用法用量摊贴脐下或腰眼间,每贴月余再换。

摘录《饲鹤亭集方》

《中国医学大辞典》:参茸养元膏

药方名称参茸养元膏

处方天门冬3钱,紫霄花3钱,甘草3钱,川续断3钱,熟地黄3钱,牛膝3钱,菟丝子3钱,远志3钱,虎骨3钱,淡苁蓉3钱,杏仁3钱,番木鳖3钱,谷精草3钱,麦门冬3钱,蛇床子3钱,大附子3钱,生地黄3钱,官桂3钱。

制法上用花油2斤4两,熬枯去滓。次入人参鹿茸麝香,再后入母丁香雌黄雄黄阳起石没药乳香鸦片灰、木香蟾酥沉香赤石脂、花龙骨各3钱、松香(制)4两、蛤蚧1对、黄丹8两。上为细末,收入成膏,每张摊3钱重。

功能主治却病延年,助阳补髓,养气宁神,调营和卫,固本保元。主男女忧思抑郁,劳倦色欲,诸虚百损,阳痿阴弱。

用法用量每用1张,贴脐上或腰际,1月再换,常常贴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龙蛇换骨丹

    药方名称龙蛇换骨丹处方生草鸟半斤(去皮尖,切片),生姜半斤(切片)。制法共入锅内,焙炒干,为细末,加麝2分,加白荆皮研末,与前药等分平对。功能主治半身不遂,风瘫骨痛,麻痒不仁。用法用量每服6分,酒调下

  • 加味甘桔汤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加味甘桔汤药方名称加味甘桔汤处方桔梗2.4克甘草3.0克牛蒡子射干各1.8克防风玄参各1.2克功能主治祛风宜肺,清热解毒。治风热上侵,咽喉肿痛。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煎服。或加

  • 石膏粥

    药方名称石膏粥处方石膏24克粳米50克功能主治清热养胃。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5升,煮石膏,取700毫升,去石膏,纳米煮粥,微熟,入葱白2茎,豉汁20克,更同煮

  • 黄连白术饮

    药方名称黄连白术饮处方黄芩、黄连、生地、白术、石斛、甘草、人参。功能主治中消,不能用下法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四

  • 理气通经汤

    药方名称理气通经汤处方当归、川芎、丹参、红花、香附、青皮、益母草。功能主治开郁行气,活血调经。主肝气郁结,经行后期,经色紫红有块,小腹胀痛,胸胁或乳房作胀。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玉屏风口服液

    药方名称玉屏风口服液处方黄芪600g防风200g白术(炒)200g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炮制以上三味,将防风酌予碎断,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及其余黄芪二味加水煎

  • 贝母散(2)

    药方名称贝母散(2)处方贝母3分(煨令微黄),百合3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2两,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1两(去苗)。

  • 敛带丸

    药方名称敛带丸处方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香附(醋炒)、山药、臭椿根皮、杜仲(姜汁,酒炒)、牡蛎(火煅,醋淬)、鹿角霜(另研)、破故纸(酒炒)、白芍(酒炒)、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乌梅肉蒸捣和入,加

  • 茯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茯菟丸药方名称茯菟丸处方菟丝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莲子(去壳)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一本用山药180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固精止遗。治心肾俱虚,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别名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麻黄9克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绵襄)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