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荣汤

和荣汤

《玉案》卷五:和荣汤

药方名称和荣汤

处方牛膝1钱,杜仲1钱,天门冬1钱,麦门冬1钱,黄柏1钱,人参1钱,乌药8分,当归8分,白芍8分,沉香8分,青盐8分。

功能主治两股上连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五

《法律》卷三:和荣汤

药方名称和荣汤

处方白术1钱半,川芎1钱半,南星1钱,半夏1钱,芍药1钱,茯苓1钱,天麻1钱,川归8分,生地黄8分,熟地黄8分,牛膝8分,酸枣仁8分,黄芩8分,橘红8分,羌活6分,防风6分,官桂6分,红花4分,甘草(炙)4分,黄柏3分。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健脾燥湿消痰,清热疏风,开经络,通腠理。主血虚血热,挟痰挟火,经络肌表之间,先已有其病根,后因感冒风寒,或过嗜陈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恼怒而逆肝气,遂成半身不遂,口眼?斜,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疼。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晨服。

摘录《法律》卷三

《产科发蒙》卷二:和荣汤

药方名称和荣汤

处方当归、芍药、桂枝阿胶莲房(炙黑)、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玉案》卷四:和荣汤

药方名称和荣汤

处方人参2钱,当归2钱,白术2钱,生地2钱,天门冬2钱,麦门冬2钱,五味子2钱。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头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如有痰,加生姜汁、竹沥

摘录《玉案》卷四

猜你喜欢

  • 龙蟠饮

    药方名称龙蟠饮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白豆蔻、丁香、木香、官桂、青皮、半夏、山楂、三棱、蚕砂、厚朴。功能主治小儿心中刺痛未愈,而痘随出,多因气逆或寒积所致。用法用量上用生姜、酒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

  • 茅煎汤

    药方名称茅煎汤处方柴胡(去苗,净洗,焙干)1两,甘草1分。功能主治小儿黄疸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白茅根少许,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朱砂安神丸

    药方名称朱砂安神丸别名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处方朱砂12克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用法用量每服10

  • 槐子丸

    《眼科金镜》卷四:槐子丸药方名称槐子丸处方白蒺藜(炒,去刺)车前子牛蒡子茺蔚子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

  • 利湿化瘀汤

    药方名称利湿化瘀汤处方制半夏9克,枳实9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功能主治利湿除痰,活血化瘀。主湿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

  • 肝肾两舒汤

    药方名称肝肾两舒汤处方熟地1两,玄参1两,茯苓3钱,白芍1两,柴胡1钱,当归5钱,甘草1钱,炒栀子1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舒肝解火,补肾济水。主肝火郁结不伸,闷烦躁急,吐痰黄块。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

  • 竹茹丸

    药方名称竹茹丸处方当归白术青木香蚕蜕(煅)黑棕刷(煅)川山甲(煅)各30克地榆竹茹川芎白茯苓粉草血余(煅)牡蛎(煅)绵子(煅)各15克 熟地黄120克赤石脂(煅)90克制法凡需煅之药,用绵裹定,入瓶子

  • 加味左金汤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汤处方黄连5分,吴萸2分,瓦楞子3钱(煅,研),荜澄茄1钱,蒺藜3分,郁金2钱,青皮1钱,柴胡1钱(醋炒),延胡索1钱,木香5分,广皮1钱,砂仁1钱,佛手5分。功能主治肝气郁结,气火俱

  • 朝元散

    药方名称朝元散处方白芷、陈皮、厚朴、枳壳、桔梗、川芎、白芍、当归、茯苓、苍术、半夏、干姜、官桂、香附、吴茱萸、小茴香、甘草。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白带下,腹脐冷痛,子宫虚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

  • 金蟾酒

    药方名称金蟾酒处方大虾蟆1只。功能主治大麻风,全身肿烂,头发眉毛俱脱落而腐烂。用法用量用泥裹煨熟,去泥,以大碗盛蟆,小碗盖住,冲热黄酒,再隔水煮一刻。只服酒,取汗为度。摘录《绛囊撮要》